跨境電商關務申報及處分規定
作為進口商,從供給商精確獲得到貨的時間和地點有利于關務申報的提前預備和安排。對進口貨物而言...
作為進口商,從供給商精確獲得到貨的時間和地點有利于關務申報的提前預備和安排。對進口貨物而言,向海關申報的數據大部分來自供給商,例如,商品的名稱(屬性)、價錢、原產地、數量和重量等。這些信息在到貨以前,作為報人的進口方,可能知道得不多,基本上是完整依附供貨商的信息。

如果供貨商提供的信息與實際有分別,將會直接導致不能申報或者申報錯誤。依據《海關法》規定,即便是非主觀故意的申報不實,也會受到不同水平的處分,包含對申報單位的處分和對報關員的處分。其中最常見的錯誤可能是重量和數量的差錯問題,這種錯誤多是由于供貨商的物流部門的工作差錯造成的?!逗jP行政處分實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錢、貿易方法、原產地、啟運地、運抵地、最終目標地或者其他應該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的,差異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影響海關統計精確性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二)影響海關監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影響國家許可證件管理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
“(四)影響國家稅款征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
“(五)影響國家外匯、出口退稅管理的,處申報價錢10%以上50%以下罰款。”
(七)報關或口岸通關服務供給商的違規和差錯
通關申報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對許多報關業務不多的企業來說,將通關申報委托給第三方是一種有效率的安排。報關企業可以憑其豐富的專業經驗、與海關等口岸部門良好的關系,提供精確、快捷的代理服務。
接收委托后,報關企業就應當依照進出口收發貨人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向海關申報,將企業提供的商務信息“翻譯”或者“轉換”為申報信息。報關企業在“翻譯”或者“轉換”流程中,如果涌現舞弊或者差錯,不僅自身將受到海關的處分,而且殃及進出口企業,如導致其受海關處分或者物流遭延遲?!逗jP行政處分實行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對委托人所提供情形的真實性未進行合理審查,或者因工作忽視致使產生本實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情況的,可以對報關企業處貨物價值10%以下罰款,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活動;情節嚴重的,禁止其從事報關活動。”
更有甚者,部分不良的報關企業會提供其他許諾,如“包稅”,即將代理費和稅費全體一起打包報價,進出口企業不知道企業實際申報的內容,報關企業通過低報價錢、選擇稅率低的商品進行申報等方法下降自己的成本;許諾依照企業需要申報為所需的商品名稱和價錢,從而使貨物免受海關檢查等。
進出口企業也許會被他們的低成本所吸引,但是中國海關的監管模式是“前面放開、后面管住”,為了加快通關速度,在口岸減少查驗和審查,通過完美的進出口企業管理制度和有力的后續稽查和核查,進行事后管理。因此,即使這些報關企業的許諾在口岸能夠兌現,但在海關后續稽查和核查中,企業的責任和法律風險也不會就此免除。

添加客服微信,獲取相關業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