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德媒稱,在被承認市場經濟位置這個問題上,中國已經等了15年。

據德國《商報》12月20日報道,現在,歐洲企業日益擔憂北京將作出何種反響。尤其是德國人。中國的反制辦法很多:在分發訂單時德國和歐洲企業可能會吃虧,在籌劃的投資中一些條件可能會變得對它們不利。一位有和中國打交道經驗的德國經理說:“中國人知道各種設防的方式,從敏感的小型懲罰辦法到完整制裁。”
報道稱,外交圈已經擔心北京可能會在發放進口許可方面給歐洲企業施壓。如果延緩發放許可,商品將無法運進中國。但以多快的速度處置相干申請取決于中國當局。
報道稱,歐盟沒能及時應對過渡期到期。歐盟委員會直到11月中旬才提出了未來如何計算反推銷關稅的建議。這些建議還須要得到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的表決。這兩個機構還得對第二份旨在更新歐盟貿易政策掩護工具的法律草案達成一致。該法律不但會顯著加速反推銷調查,而且也會在某些情形下使得征收更高的懲罰性關稅成為可能。歐盟成員國就此爭吵了三年,直到上周才達成一致。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說:“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因為反響緩慢而呈現了駭人聽聞的失靈。”這兩項程序可能還會拖延幾個月甚至幾年時光。
經濟界對這種議而不決的情形覺得極為不滿。德國工商大會外貿部門負責人福爾克爾·特賴爾批駁說:“新規矩生效前的這段空檔期給與中國有貿易接洽的企業造成了不肯定性。”此外,他還擔憂北京可能用反制辦法去應對歐盟拖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位置。遺憾的是,歐盟極其緩慢的反響“不利于良好合作”。此外,歐盟的不作為也讓中國有機遇想起自己應當做什么——從限制資本流動到市場準入壁壘。
報道稱,擔憂中國的投資條件惡化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國已經明白表現自己快沒有耐煩了。12月11日這個截止日期一過,北京便就市場經濟位置問題訴諸世貿組織。此外,中國不僅盤算控訴現行的歐盟反推銷法規,而且還將控訴歐盟委員為更新這些法規提出的建議。
中國批駁說,除了歐盟,美國也沒有實行自己的任務。中國保持在計算關稅時應被當做正常的世貿組織國度來看待。中國引導人多年來一直爭奪中國被承以為市場經濟。現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端采用更強硬的行事方法。
綠黨歐洲議會議員賴因哈德·比蒂科費爾說:“我們關懷的是歐洲的工業不要被不公正的貿易方法摧毀。中國不能指望我們不去應對推銷。歐盟委員會建議的貿易政策做法并不過火。”
德國聯邦經濟部也毫不退讓。該部說,從根本上說,擁有或想獲得市場經濟位置的國度也必需遵照市場經濟原則。
但聯邦也盡力在世貿組織、中國和歐盟的會談之外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德國在2017年擔任二十國團體輪值主席國,這將為此提供機遇。16日,德國已經召集部分二十國團體及經合組織國度的代表到聯邦經濟部加入主題為鋼鐵產能多余的“全球論壇”。聯邦經濟部國務秘書馬蒂亞斯·馬赫尼希說:“在所有與會者的良好意愿中,我們將能夠找到解決鋼鐵問題的措施。”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