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隨著全球經濟重心的東移,亞洲各國正在加速城市化和工業化,對房屋、公路、鐵路、發電站和港口等基建的需求十分龐大。

中國財政部國際經濟關系司司長劉健表現,亞洲各國的多樣性和發展的不平衡,給跨境基建項目帶來不少挑戰,“這些跨境投資項目投資金額大,政治風險高,還涉及很多處所事務包含拆遷、環保等。”
在環球市場長期低利率的背景下,基建項目越發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基建項目對于養老基金這類長期投資者是一個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資產類別,可以贊助這些機構投資者疏散風險,同時提供比上市股票等流動性資產更高的回報。此外,由于這些項目標投資金額通常較大,進入門檻相對較高。”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主管金秀咿(SuyiKim)1月17日出席2017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現。
她泄漏,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在基建范疇已有十年左右的投資經驗,目前大約有220億加元投資于全球基建項目,其中80%位于發達市場,大約20%在新興市場。
麥格里亞洲首席執行官魏平(BenWay)則指出,投資新興市場基建面臨主權政治風險和監管法規風險,同時亦須斟酌利率、通脹、匯率波動等風險。
“然而,由于發達國度基建投資受到全球資金的追捧,回報率逐年降落,例如澳洲公用事業項目標回報率已由過往的10%-12%,降至目前的5%-6%,因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端將目光轉向新興市場。”他表現。
同時,魏平泄漏,過去三年,麥格理投資的亞洲基建項目公司由35家增至70家,“亞洲基建項目不少可以獨家投資,進程不用公開招標,重要通過尋找當地合作伙伴來獲得投資機遇。這些項目標收益仍然十分可觀,但這樣的局勢可能不會長期連續下去”。
須要政策支撐來吸引長線資金
隨著全球經濟重心的東移,亞洲各國正在加速城市化和工業化,對房屋、公路、鐵路、發電站和港口等基建的需求十分龐大。依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討顯示,目前至2021年期間,亞洲地域發展基建的資金需求每年高達8000億美元。
中國財政部國際經濟關系司司長劉健表現,亞洲各國的多樣性和發展的不平衡,給跨境基建項目帶來不少挑戰,“這些跨境投資項目投資金額大,政治風險高,還涉及很多處所事務包含拆遷、環保等。”
他指出,目前資本市場充滿著短線資金,如何吸引長期資金如養老金,參與基建投資也是要害點,亞洲各國可以在稅務、優惠政策上作出配合。
同時,金秀咿表現,目前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在新興市場的基建項目重要集中在南美洲,而在亞洲的投資則剛剛起步,幾年前在印度投資了基建項目,“在新興市場的基建項目投資中,缺少一個長期穩固的、范圍較大的基建項目庫合適大型機構投資者參與。比如,我們目前的資產管理范圍到達3000億加元,因此我們愿望投資的單個項目金額至少在2億至5億加元以上。”
她舉例,澳大利亞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透明的大型基建資產私有化架構,讓投資者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未來的基建項目投資路線圖。同時,澳洲聯邦和州為了勉勵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在當地修建隧道,延伸特許協定(concessionagreement)的時限并提供更優惠的條件,贊助公司降低投資風險。
此外,穩固、可預期的監管環境對于吸引國際投資者同樣必不可少,“在招標某個基建項目時,須要有十分清楚的競標操作流程,設定明白的特許協定終止條款,否則機構投資者很難投放資源來加入競標。”金秀咿指出。
未來5年一帶一路沿線有195個基建項目需求
目前亞洲地域流動性十分富余,儲蓄率高企,但由于各國基建投資存在瓶頸,亞洲市場仍處于割裂、疏散的局勢。
魏平表現,未來五年一帶一路沿線地域將有195個基建項目需求,散布于25個市場,資金需求達3000億美元,為市場提供大批的基建投資機會。
“新興市場的可以效法20年前的韓國,在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的基建項目為投資者提供最低投資回報保證,從而為投資者提供清楚和保證的投資回報。比如仁川機場鄰近的橋梁和公路目前仍然由麥格理擁有。”魏平泄漏。
匯豐團體總經理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亞太區主管范禮泉(GordonFrench)指出,很多私營資金對長期投資有興致,過去8-10年,基建項目融資中約60%來自包含銀團貸款等銀行借貸,債券融資占比長期低于10%,“但在當下的經營及監管要求進步環境下,不可能單靠銀行融資,須要發展本地債市。”
他坦言,發展亞洲本地債券市場“知易行難”,“亞洲各國的法律、稅率、資本市場的架構各不雷同,因此各國的監管機構須要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動身,推進債券市場的發展,以及深化證券市場,發展各種不同的債券產品,包含夾層債務(mezzaninedebt)等。”
同時,中電控股執行董事及財務總裁彭達思則泄漏,為了不斷降低資金成本,該公司在印度的電廠項目初期采取傳統的出口信貸融資(ECA),但五年之落后行再融資,則選擇通過在當地的債券市場發行商業票據。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