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自1月1日起,香港已啟動與部分國度和地域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主動交流(CRS)工作的相干程序。

香港作為全球貿易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始終走在打擊跨境避稅逃稅的最前沿。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對第一財經表現,香港是目前實施CRS較為嚴厲的地域,且起步較早,各項配套立法已趨近完美,走在世界前沿。
那么,香港版CRS到底有哪些內容?須要申報交流的金融賬戶信息有哪些?對內地高凈值人群或企業在港銀行賬戶、保險、信托或基金等金融資產將發生怎樣的影響呢?
實施CRS的國際先鋒
一般而言,國際條約對一國或地域的實用須要經過該國或地域的立法機關同意,并以轉換為國內法的方法實施。在立法方面,香港很早便開端做各項籌備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體完成CRS順利推行所需的立法過程。美國華人業界知名稅法專家EltonWang表現,香港在CRS反避稅行為中充任了國際先鋒角色。
事實上,早在2014年由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宣布的《就稅務事宜主動交流金融賬戶資料》中已明白表現,“香港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且合作的一員,有責任在切實可行的情形下,盡早清晰表明對新國際尺度的許諾。”
經過2015年4~6月向香港大眾征求意見后,香港特區于2016年1月8日向立法會提交了相干條例草案,并于6月22日獲通過。去年6月30日,香港特首梁振英簽訂生效的《2016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為進行主動交流數據訂立了法律框架。
從2017年1月1日開端,香港金融機構按照CRS這一全球統一尺度,開端收集非香港稅收居民和公司在港金融賬戶信息并陸續上報至香港稅務機關。香港稅務局將從2018年開端,跟與之相匹配的其他CRS參與國(地域)進行第一次信息交流。
Elton彌補道,和香港交流信息的稅務管轄區還須要與之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議(下稱“全面性協議”)和稅務資料交流協議(下稱“交流協議”)。他強調,在國際稅務規矩中,只有在這兩項協議都簽訂和成熟的基本上,CRS才有順利實施的可能。
截至2017年1月,香港已經與36個國度或地域簽署了全面性協議(正在會談中的國度和地域還有14個)和7份交流協議(正在會談中的有3個)。中國內地已經與香港簽訂全面性協議和雙邊協議,其中,《內地和香港特殊行政區關于對所得稅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支配》第四修訂書于2015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目前,香港所有金融財務機構已經開端收集所有開戶人包含內地居民在港金融賬戶信息,并依照香港稅務局宣布的《財務機構進一步操作指南》的要求,依從后者制訂的可延長標志語言資料架構(XMLSchemav0.1)和格局正式實行提交報表的責任。但香港稅務局第一次與伙伴國度或地域交流信息的時光是2018年9月,因而,到目前為止尚未將這些信息交流至內地稅務機關。
中國國度稅務總局于2016年10月14日宣布《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措施(征求意見稿)》,要求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從2017年1月1日起辨認非居民賬戶并收集賬戶信息。2017年底,完成對存量個人高凈值賬戶(余額超過600萬元)的盡職調查。2018年底前,完成對存量個人低凈值賬戶和全體存量機構賬戶的盡職調查。因此,中國將于2018年才會開端與CRS其他成員國或地域進行首次信息交流。
待到中國CRS正式落地,擁有香港金融賬戶的跨境富人的金融資產也將正式迎來“裸奔”時期。
內地居民在港金融賬戶將受影響
在香港CRS框架下,主動交流信息的金融機構包含:托管機構、存款機構、特定保險公司等。所有在港的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基金、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都被要求交流相干信息。
就交流的信息內容而言,涉及內地投資者信息重要包含姓名、地址、居留司法管轄區、稅務編號TIN、出身日期、出身地點等。而賬戶信息包含賬戶編號、賬戶的年終結余或現金價值,以及相干年度的利息、股息和銷售財務資產所得收益的總款額。其中涉及的金融賬戶則包含:托管賬戶、存款賬戶、現金價值的保險合約及年金合約、投資實體的股權權益或負債權益等。
同時,從目前所出臺的相干法律法規來看,只要在香港擁有金融資產的非香港稅務居民都是申報的對象。
Elton舉例稱,如果以內地身份在香港開設個人銀行賬戶、購置有現金價值的保險或年金合同、樹立離岸信托、實體賬戶或投資賬戶,基礎上都會進入盡職審查程序,甚至復核審查程序和特殊審查程序,從而成為香港金融財務賬戶在CRS中的資料交流對象,其所有賬戶信息將被交流至中國國稅總局。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CRS信息交流中,撤消了如瑞士等國度的安穩過渡條款,香港特區不會把稅務自動申報或稅務特赦作為金融財務賬戶資料交流的前提。Elton剖析指出,亦即,比如香港金融機構的客戶是內地籍人士,一旦因為資料交流,即便客戶可能為此遭受牢獄之災或被追究逃避繳納稅款罪,香港仍然會進行資料交流工作。
香港保單何去何從
由于近年不少內地大眾在港購置保單,面對香港CRS的推行,其將首先受到宏大影響。
波士頓咨詢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結合調查報告顯示,22%的中國高凈值人士在境外資產配置中,優先斟酌香港,而在配置的資產當中,金融資產和不動產是優先斟酌的標的。另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內地客戶在港貢獻的新單保費收入為301億港元,占全港815億港元的個人業務新單保費比例為37%,額度和比例雙雙再創新高。
如果內地居民在港購置擁有現金價值的保單,且該保單持有人是香港法律規定下的非稅收居民,香港保險公司就會把這些信息申報給香港稅務局,再由后者交流至內地稅務機關。
中倫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王斌稱,例如某內地投資人今年在香港購置了大批投資型保險,如年金、人壽保險等,“由于香港是CRS參與主體,并且這位投資人所購保單屬于在特定保險機構開設的有現金解約價值的保險業務,因此,其保單信息屬于CRS下的合規賬戶。同時,如果保單價值超過7800港元,香港保險公司會依照CRS框架協定,將保單信息交流至內地稅務機關。”
香港方面相干規定顯示,自2016年12月1日起,內地新投??蛻舯匦璨扇⌒掳姹砀窈托碌拈_戶程序。自2017年1月1日起,未能于2016年12月31日批核的新投保申請,均須嚴厲符合CRS規定方可獲得簽發保單,投保人可能被要求提供其他稅務居民身份的資料。對于2017年1月1日前已生效的保單,保險機構也會進行檢視,客戶需至相應保險機構完成自我證明并于90日內遞交。Elton彌補道,香港在CRS實施中充任國際先鋒角色的另一個標記就是,經合組織(OECD)要求金融機構一般要保留自我證明表格5年,而香港稅務局要求必需保留6年。
CRS實施后,在港所購保單的保單號、保單金額、委托人以及受益人的姓名、出身日期等信息都將被披露,這必然會涉及到一部分人的隱私。因此,正常目標如出于境外資產配置的須要赴港購置保險的情形應當是不受影響的,但如果是資金來路不明的大額保單或是委托人、受益人信息不便利曝光的情形可能會受影響。
謹防潛在征稅風險和反避稅調查
CRS的目的實質是反避稅,CRS的核心目標是反洗錢。面對CRS,如果沒有優先制定合規的稅務計劃避免反避稅調查,任何財務稅務規劃都是過雨云煙,非常軟弱。尤其是依據OECD在2015年8月頒布的《各國稅務合規過程自動披露方案原則最新修訂書》,中國在提交給OECD的反避稅行為方案中,暫時沒有如瑞士等國度履行的自動披露和自首行為的安穩過渡條款,被查緝的懲戒力度非常之大,甚至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具體拿一款備受內地高凈值人群推崇的香港人壽保險來講,依照香港2007年之后的修正稅例,人壽保險的理賠金免繳個人所得稅。另外,香港2007年稅例也撤消了利息稅、紅利稅和遺產稅。所以很多人解讀,保單信息的披露并不意味著該保險要繳納稅款。
然而,Elton提醒稱,如果該保險持有者是內地居民,同樣會見臨內地的個人所得稅、潛在遺產稅[中國目前只有2021年的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和國際申報的問題。在國際申報方面,CRS買通了既往信息不交流、不暢通的渠道,內地稅務機關將順理成章收到該保險信息。
收到信息后,依照中國國稅總局和國度外匯管理局在2016年11月15日最新簽署的《關于推動信息共享實施結合監管合作備忘錄》制訂的“信息互換、監視互助、成果互認”的原則,將會針對該香港保險做出三項合法合規性剖析:第一,購置該香港保險資金起源的合法性;第二,購置該香港保險外匯資金出境渠道的合規性;第三,購置該香港保險的收入是否在內地及時合規申報并交納稅款。
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依據國際稅法系統的一般原則,大部分國度的所得稅法對人壽保險的理賠金都給予稅務優惠的待遇。但在中國,不論是《所得稅法》,還是《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都沒有如大部分稅法制度健全的發達國度或地域在稅法框架下定義人壽保險,特殊是境內人壽保險和境外人壽保險。因此,在潛在的遺產稅方面,依據中國目前“十三五”稅改參照國際稅法的制訂經驗,境外人壽保險就存在很多不肯定性風險,《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第五條不計入應征稅遺產總額第四款“被繼承人投保人壽保險所取得的保險金”,在執行上不必定實用境外人壽保險。這才是香港保單最大的風險。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上一篇:中美貿易戰或升級 出口股受壓
下一篇:中國企業歐洲并購再創新紀錄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