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2月8日,英國下議院以壓倒性優勢通過首相特雷莎·梅提出的脫歐議案,這使英國有望如期在3月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一直以來,有關英國脫歐之后是否將影響倫敦全球金融中心腸位的討論甚囂塵上。市場廣泛擔憂,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單一市場,目前倫敦作為全球金融機構進入歐洲市場門戶的作用將停止。
金融服務業在英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高達10%。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城中之城”,倫敦金融城湊集著近300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倫敦市場外匯交易量占全球40%左右,處置全球約20%的跨境貸款。倫敦金融城在英國事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
當地時光2016年11月11日,龐安竹(AndrewParmley)正式出任倫敦金融城第689任市長。倫敦金融城市長是金融城的引導者,也是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宣揚大使。其任期為一年。
作為脫歐環境下倫敦金融城新一任市長,龐安竹肩負著奇特的使命,如何在脫歐環境下趨利避害,掩護倫敦金融中心的核心好處。
2月21日,倫敦金融城市長龐安竹將來華拜訪,他將前往天津、北京和上海會面官員和企業代表。他會出席在北京和上海的倫敦交響樂團的演出。據悉,他此行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推動滬倫通的進展。近年來,中英金融會作不斷發展強大,倫敦成為僅次于中國香港的第二大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倫敦證交所和上海證交所正積極開展滬倫通合作。
訪華前,龐安竹先生在《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刊發署名文章,暢談中英兩國在脫歐環境下金融范疇的深度合作。(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7期)
作為倫敦金融城市長和英國金融與專業服務行業的大使,我此行來到中國目標是向中國和商業精英們許諾:脫離歐盟后的英國依然是開放型的國度,商貿的大門依然對外開放。我還將重申我們仍致力于鞏固與中國由來已久的合作關系,同時摸索新型的創新合作道路。在當前,增進中英兩國之間貿易合作關系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主要。
自從2016年6月英國公投脫離歐盟以來,全球都在關注未來的英國如何發展與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國度的關系。由首相特雷莎·梅引導的英國許諾,英國將開展全球合作機制并連續發展我們世界領先的金融服務行業,從而讓英國在世界舞臺上“鍛造出一個新的角色”。我們倫敦金融城支撐這一構想。英國脫歐公投后的篇章已經掀開,倫敦金融城期待與英國以及全國各地其他機構協作,減少商業范疇的不肯定因素,確保貿易和投資的連續增加。而進一步增強與中國及其他重要海外市場的合作,是脫歐后的英國發展宏圖中至關主要的一個環節。
作為英國與歐洲的金融商業中心,倫敦金融城自然是中國投資與貿易的幻想合作伙伴。我們的市場基本設施已經發展了數個世紀,目前為金融城內的1.6萬多家公司機構提供服務。這些企業包含中國五大國有銀行、中國重要律師事務所和其他金融機構。
中英兩國在普遍事務中親密合作,其中包含攜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已成為并將繼續是我們合作關系中的一個主要范疇。令人鼓舞的是,人民幣已成為主要世界支付貨幣之一,這也是離岸人民幣市場整體穩步增加的眾多例證之一。
倫敦在這個進程中施展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非常值得自豪。其離岸人民幣市場近年來一直堅持強勁增加,現在是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這歸功于倫敦有效的監管環境,普遍的人才儲備,有利的時區和可靠的市場基本設施。倫敦所擁有的這些優勢,不僅對于打造人民幣交易中心,而且對所有其他類型的國際業務都是至關主要的。
我還將與我的中國同行們探討如何在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等方面增強合作,助力我們雙方金融服務部門的發展。英國的金融科技部門擁有逾200億英鎊的市場,產業收入超過66億英鎊,而我更熱衷摸索如何與中國公司和監管機構在這個行業更深層次地合作,從而讓中英兩國都受益。
在綠色金融會作方面,我也有相似的呼吁。去年,倫敦金融城的綠色金融倡議項目與中國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達成共鳴,將親密合作宣揚綠色金融,推廣對綠色金融的認知。我將在此行的會議上討論中英兩國如何加速推廣綠色債券,并更普遍地采用行為發展綠色金融。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贊助發展的創新金融服務范疇。
在中國連續作為英國貿易和投資主要伙伴的大背景下,我們之間的具體合作也都成為了可能。2014年中國輸出占英國進口額的7%,而在2004年這一數字僅為3.3%。在過去10年中,中國對英國的直接投資(ODI)每年增加58%,這也鞏固了英國作為全球重要投資目標地及最佳營商國的地位。
英國即將脫離歐盟。雖然這則資訊曾經讓倫敦金融城震驚,然而我們直面它的產生,我本人也堅信金融城將在此進程中取得完成。我還要重申,英國愿望繼續成為中國在西方的首選合作伙伴,以及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我們將在未來的數月甚至多年的時光里爭奪與歐洲各個鄰國會談達成互惠協定,同時我們也將加深與世界上其他新興經濟體,特殊是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系。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