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FSO),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中國超出美國和法國,首次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與德國貿易總額則下滑至第三位。

媒體依據FSO數據統計,2016年,德國從中國進口和對中國出口的貿易額增至1700億歐元(1800億美元)。法國則保存了德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的位置,雙方貿易總額為1670億歐元。位列第三的美國與德國貿易總額則為1650億歐元。
這對于屢次遭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炮轟”的德國而言,可能是個好資訊。特朗普曾多次劍指德國應用歐元“占美國的廉價”,德國則將維護全球貿易自由作為目的。
德國副總理SigmarGabriel甚至以為,如果特朗普采用貿易掩護辦法,歐盟應該重新把經濟政策的焦點放在亞洲。
德國BGA貿易協會對此回應稱,鑒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貿易掩護主義籌劃,預計中德兩國貿易關系將進一步強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因美國經濟復蘇、歐元疲軟,美國超出法國,躍升為德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為1961年以來首次。
若僅依照出口計算,2016年,美國仍然是“德國制作”商品的最大買家,德國對美國出口額到達1070億歐元。法國也堅持了“德國制作”第二大買家的位置,德國對法國出口額約1010億歐元。
從貿易順差來看,德國對英國的貿易順差最大,對英國的出口額比其從英國的進口額高出500億美元以上。德國對美國的順差位列第二,其對美國的出口額比從美國的進口額高出490億歐元。
這意味著,在德國去年的貿易順差中,英國與美國的“貢獻”高達40%。
在3月舉辦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德國的出口數據、貿易順差以及全球經濟失衡可能再度成為討論熱門。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