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兩利相權取其重。

脫歐會談大幕拉起,投資英國的外資公司正在衡量各種可能性,日企不排除撤資,德國則更強調歐盟單一市場的主要性,而且,有1/10的德國公司表現,應對英國脫歐的方式是將投資轉移出英國。
在英日企脊背發涼
當地時光28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May)正式簽訂英國脫歐文件,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款。文件在29日下午由英國駐歐盟大使巴羅(TimBarrow)提交給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
這一標記性事件意味著,英歐長達44年的婚姻正式開端決裂,一些曾經把英國視作進入歐盟門戶,或者歐盟產業鏈上主要一環的外國投資者,開端面臨實實在在的壓力。
目前,梅仍愿望在英歐協議中保證英國最大可能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的同時,不遵循單一市場的人才等自由流動,即愿望英國可以被給予特別待遇,但遭到歐盟的強力反駁。
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多次指出,英國脫歐后必需接受人員的自由流動,能力取得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對此,梅表達了英方的立場:“除非有好的成果,否則還不如不達成協議。”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梅的消極表態令豐田和日立等日本投資商在日本本土的董事會覺得脊背發涼,他們預計將在4月初以日本經濟集團結合會的名義向英國發出正式聲明,要求英國在處置脫歐會談時“深刻斟酌”此舉對英國經濟的影響,“目前亟須的應當是對經濟發展有益的協定”。
而英國的脫歐大臣戴維斯最近被迫承認,英國并沒有對若無法與歐盟達成新協定所造成的經濟影響進行預期剖析。
2016年9月,日本外務省曾在其網站宣布15頁備忘錄,提到日本的投資之所以被吸引到英國,是因為英國許諾成為“通往歐洲的門戶”,而日本警告,如果英歐會談條款中這個條件不成立,那么日本企業將有可能撤出英國。
德國捍衛單一市場
不僅是日本,梅的一番言論令在英德企同樣萌生撤資考量,但和日原形比,他們斟酌更多的,還是歐盟的單一市場問題。
在德國極具影響力的德國機械裝備制作業結合會(VDMA)29日發聲明表現,對于整個行業而言,確保歐盟單一市場的長期存在,比短期內增進與英國的貿易更為主要。”
“英國不能擁有特別位置。”VDMA執行總裁布羅德曼(ThiloBrodtmann)稱,英歐會談應該立刻開端,以減少不肯定性對制作業行業帶來的打擊,不過這場會談必需“公正”,且不能對英國做出“單方面讓步”,即比起英國市場,27國組成的歐盟單一市場更主要。
同時,英國事德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僅2016年,英國就購置了約860億歐元的德國產品。其中,英國還是德國機械制作業第四大出口目標地,去年的出口額到達74億歐元,排在對美國、中國和法國之后。但是,德國工商聯會(DIHK)主席施維策(EricSchweitzer)表現,去年德國對英出口已降落了3.5%,且大部分降落都是在6月份的脫歐投票之后產生的,可見英國脫歐將大大侵害在英德企的業務。
一個很大的風險是,英國目前總貿易額的2/3都在歐盟單一市場的法律掩護之中,兩年會談期將一晃而過,如果雙方僵持不下,英歐之間的免檢通關即失靈,英國將被迫重新引入沉重的海關檢討,不可避免地降低貿易速度,影響企業周轉,整體產業鏈將面臨失速風險。
德國貝塔斯曼(Bertelsmann)是歐洲最大媒體公司,該公司28日表現,正在詳細剖析“硬脫歐”對其業務將造成的影響:硬脫歐可能會導致其部分業務在倫敦面臨艱苦,一旦英國分開單一市場,該企業在倫敦的業務將收到巨額稅務賬單。
1/10德企盤算撤出英國
施維策以為,歐盟應該在與英國展開脫歐會談時采用強硬態度,歐盟成員國間可進行服務、商品、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動。英國要享受前三項利益,卻不愿開放人員自由流動,這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會導致他國效仿。
“接下來幾個月里,貿易可能進一步減少,長期投資也將大幅度削減。”施維策對未來并不樂觀,DIHK預計,有大約75萬德國人的工作依賴于對英出口。
與此同時,依據DIHK的調查,投資英國的德國企業中,有1/10的公司表現,應對英國脫歐的方式是籌劃將投資轉移到其他歐盟國度,另外,約40%的受訪德國企業表現預計英國業務將會因此遭到減弱。
在DIHK的調查中,2500余家受訪的在英德企里,有9%的企業愿望將投資撤回德國或歐洲其他國度,同樣帶走的,將會是它們在英國發明的40萬份工作。
調查還發現,年收入在1000萬歐元到5000萬歐元之間的中小型德企最為悲觀,它們最擔憂供給鏈受干擾,而且海關官僚系統的壓力將不斷增長。在對未來的展望方面,有90%的企業都愿望,即便英國不在歐盟單一市場之內,英歐之間仍能夠堅持貨物自由流通。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