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日經Markit5日頒布,經調整季節性因素后,4月份日經香港采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擴張程度,升至51.1,較3月的49.9,升1.2個百分點,是38個月來高位,顯示香港私營企業的營商環境于今年首度好轉。

新訂單量突破過去逾兩年的壓縮周期重拾增加,帶動PMI指數向上。全球經濟好轉、企業推出新產品,皆有助銷情;不過,內地對香港產品與服務的需求連續下跌,但縮減率則是2016年9月以來最小。
IHSMarkit經濟師BernardAw表現,踏入第二季度,香港私營經濟重拾增加,是近期突破性的提高。在產出和新訂單的雙軌帶動下,增加雖然平和,但卻是逾3年以來的高位。值得關注的是,新業務閱歷兩年多的跌勢后回升。此外,企業催谷采購運動,累積更大批庫存。
BernardAw表現,企業現時的產能仍足以應付客戶上升的需求,因此就業程度大致停滯無增;但PMI指數顯示積存工作量已跌至接近兩年低位,意味私營企業的額外資源正開端縮減,若走勢連續向好,則職位增加有機遇于未來數月實現。
另一方面,內地客戶對香港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日漸消減,香港本地企業對經營遠景仍然看淡。期內,新業務增加培養產出指數錄得2015年2月以來的最大增幅;但企業的僱員人數大致不變,產能多余是原因之一。
私營企業4月份的投入成本上漲,升勢自去年7月以來一直連續;4月通脹率更與接近3年的高位看齊。采購成本上揚、工資連續攀升,兩者皆導致投入成本飆升。
恒生銀行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表現,外圍經濟復蘇及內地經濟回穩,帶動香港的外貿表示,旅游及零售市道也可以受惠,香港的PMI表示自去年年中開端連續改善,相信未來數月仍可處于50點以上,但由于環球經濟不明朗,加上內地仍面對產能多余及庫存過多等構造性問題,料數字難呈較大增幅。
薛俊昇又指出,內地經濟回穩及訪港旅客數字改善,預料持續兩年下跌的零售出售,下半年有望回復增加。另外,將在下周五頒布首季經濟增加。他指出,零售改善及低基數效應,預料首季經濟增加會接近3%,增速與前季相若,全年計增加料有2.4%,將較去年高0.5個百分點。預測今年經濟增加介乎2%至3%。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表現,外圍經濟復蘇,出口數據反映海外需求回升,帶動制作業運動增長﹔香港內部經濟方面,房地產較預期表示為佳,未有呈現調整。他預期,香港下半年經濟會連續回穩,但也要視乎美國加息后對樓市的影響,相信香港PMI指數會連續在50點以上程度。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