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上周四(6月22日),萬達團體多只債券突然急劇下挫,旗下萬達電影股價一度逼近跌停。

同樣在當天,國度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深圳調研時表現,要穩妥有序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積極支撐國內有才能、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支撐中國企業“走出去”。
企業海外投資為什么受到監管部門的注意,又存在怎樣的風險?這還要從近年中國企業高歌猛進的海外投資說起。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國內企業須要向海外市場追求戰略性資產,升級自身價值鏈,增長海外優質資產配置。2016年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并購交易實現跨越式增加的一年,當年海外投資并購交易筆數同比增加21%,累計交易額同比大增148%。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海外并購交易筆數同比增加3倍,在交易額上超過了國有企業。
在海外投資紅紅火火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范疇頻頻呈現非理性對外投資偏向,有些項目本身沒有充足論證,存在大額非主業投資、快設快出等風險隱患。有的企業甚至在直接投資包裝下,向境外轉移資產。
除了企業自身的問題之外,海外投資融資渠道日益多元化所帶來的杠桿風險、幣種錯配風險等也不容小覷。隨著中國企業債務率連續攀升,加之國內金融去杠桿和強監管的大背景,一有風吹草動,極易引發體系性風險。面對海外投資亂象,監管部門須加以注意,及時出手。
此外,還須要把企業海外投資放到國內金融改造的大背景下考核,在推進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布局全球的同時,也要斟酌如何盡快推進國內金融市場的配套改造,進一步完美對外投資相干制度,增強預期管理和領導,促監管和改造形成共振,形成合力,推進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走上規范發展的快車道。
當前,特殊須要提示已經“出海”或者即將“出海”企業的是,開展跨國投資與經營,要堅持理性沉著的腦筋,堅持穩健的速度和節奏。要依據監管規矩審慎決策,增進海外投資并購業務朝著規范化、流程化與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有效降低對外投資的風險和收益的不肯定性。對于那些借海外投資之名,套取外匯的企業,監管層要依法依規加以打擊。(經濟日報孟飛)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