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2012年,三一團體在美收購遇阻后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告上法庭,被一同列為被告的還有CFIUS,即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該事件轟動一時,CFIUS也隨之進入中國公眾視野。CFIUS重要負責審查并調查對美國企業的外國投資,以及解決由該類交易帶來的國度安全問題。CFIUS的重要目的,就是在為美國發明自由開放的投資環境與維護美國國度安全之間,尋找一種適當的平衡。
有赴美投資意向的中國企業,充足了解CFIUS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如果沒有CFIUS審查通過,依照規定,美國總統可以對“妨害國度安全”的收購或已經完成的交易進行阻攔或強制剝離。而要通過CFIUS審查,面對的不肯定性因素也非常多,且越來越多。
“中國海外投資的趨勢是逐年上升的,向CFIUS申報審查的中資企業遠超其他國度。2016年CFIUS接受申報173個項目當中,中資企業占了較大比例。今年中資企業申報比例有所降落,但絕對數目預計仍占大多數。”曾在CFIUS工作多年、現為富而德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BruckhausDeringer)特殊參謀的ShawnCooley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現,美國國度安全的概念在不斷演變,近來對保險、金融服務以及AI技術等范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去年被駁回方案數量或創新高
2016年11月3日,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Semiconductor)與CanyonBridge資本簽訂收購協定,總收購價錢近13億美元。CanyonBridge具有中資背景,為了完成完成收購,CanyonBridge向CFIUS提出申報,愿望該交易能獲得支撐。但是申報一次未完成,第二次申報仍未完成。“這個項目已經第三次重新提交,這種情形在過去是非常少見的。”Shawn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可能與其所處行業有關。該收購屬于半導體行業,據他視察,從奧巴馬開端美國對半導體行業交易的審查就開端越來越多。
另一個案例是TCL收購案。去年9月,TCL團體曾發布通過全資子公司以5000萬美元收購美國NovatelWireless公司旗下MIFI(智能移動熱門裝備及移動寬帶)業務。但是Shawn對記者泄漏,這個項目在提交申報兩次未獲通過之后,最近已經廢棄。
“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審查案上報到特朗普總統,不過以前確切呈現過總統決議終止交易的案例。”Shawn告知記者,三次被總統終止的交易案,都是與中國收購相干的項目。
CFIUS在2016年審查173宗交易,創歷史新高,也首次打破了2008年創下的記載。特殊是今年上半年,審查數目到達115宗。依照這樣的審查速度,2017年有望達到270宗交易。
依照通例,CFIUS每年都會宣布年報來公開披露審查通過或被“勸退”的總數,但是目前2015年、2016年年報都還沒有頒布,沒有正確地數字。不過Shawn告知記者,整體上來看,去年被撤回或被駁回的案子很可能高于歷史峰值。
CFIUS審查具有必定主觀性,其國度安全的概念也沒有明白界線,不肯定性較高。近年來其審查規模不斷擴展、審查期限越來越長,企業申報的不肯定性也越來越高。
Shawn告知記者,美國的“國度安全”概念在近些年已經產生了演變。一開端可能更多關注核工業等軍事范疇,但是現在已經滲透到保險業等新范疇。
“不能說國度安全的概念產生了根天性的變化,而是在不斷演進,”Shawn舉例稱,五六年之前,項目距離國防設施的遠近并非CFIUS關注的重點,但是三一團體關聯公司羅爾斯收購案之后,投資者們意識到,項目距離軍事設施或國度敏感機關地理地位比擬近,也會被歸到危及國度安全的概念之下。
美國人事管理部門此前曾經遭受過網絡安全的襲擊,之后就導致人們對個人可辨認信息更加關注,所以像保險行業、醫療行業等存在大批個人數據的范疇,也可以被算入國度安全概念內。
據他視察,CFIUS近來對保險、金融服務以及AI技術等范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比如金融服務范疇,外資到美國收購金融服務公司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趨勢,美國財政部對該類收購非常關注,財政部也會注意哪些項目沒有向CFIUS自動申報。
再比如AI范疇,美國部分議員擔憂該范疇的投資戶影響國度安全,未來可能會針對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資提出相干的議案。
“CFIUS曾經嘗試過推進部分收購項目標構造改變為‘被動投資’構造,即只做財務投資,并不是實際掌握,來打消國度安全方面的影響。”Shawn泄漏,不過CFIUS對這個構造支配也不是特殊有信念,短期CFIUS也未必會真的采取這種構造。
另一個特色是審查周期在拉長,重復申報的案例增多。2008年以前CFIUS能夠在30天初步審查期完成約95%的案件審查,2008年到2014年完成約70%,目前最多只能完成30%。
不過,在CFIUS審查的全體項目中,可能有十分之一會引發所謂國度安全顧慮。Shawn稱,去年173個審查項目,大概有17個左右會受到委員會質疑,其中大多數都是可以通過采用一些補救辦法來解決的,最終可能會有大約8個或更少的項目因為CFIUS審查而廢棄。
自下而上,一票否決
對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CFIUS依然是一個“神秘”的機構,作為一個美國財政部、國防部等多個部門的機構間組織,其保密性要求高,既沒有司法復審程序,也不會對審查項目及審查進程進行充足披露。
CFIUS的審查規模是什么?“領土安全”概念的包含什么?誰來決議審查是否通過?沒有通過如何補救?等等一系列問題,讓有赴美收購籌劃的中國企業在很長一段時光里都覺得十分迷惑。
作為一個機構間組織,CFIUS由財政部長擔任主席,由國防部長、領土安全體長、國務卿、商務部長、能源部長、司法部長、美國貿易代表、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管等共同組成。同時,白宮國度安全工作人員、白宮經濟參謀文員會、白宮國度經濟委員會、管理與預算辦公室等可以以“視察員”身份參與審查。另外,國度情報主任和勞工部長是“無表決權的當然委員”。
據Shawn介紹,CFIUS有時也會針對個別案例的具體情形,邀請某些非成員部門參與進來,比如一個并購案是農業相干的項目,那么CFIUS也有可能會專門邀請農業部的首長參加到委員會當中。
對企業而言,須要了解CFIUS的管轄規模,以及審查關注的問題。傳統意義上,CFIUS可以管轄的交易包含,任何對所有權益的收購或轉換,通過外國國民、外國或外國實體進行的或與之合作的交易,可能會導致外資掌握的交易,以及任何從事美國商業的實體所進行的交易。
“有一點值得注意,CFIUS的審查跟交易范圍沒有關系,很小范圍的它也會審查,范圍大到幾千億的它也會審查,這和反托拉斯法案的原則是不太一樣的。”Shawn稱。
CFIUS必需考量的國度安全問題包含,預計國防要求須要在美國國內生產、國內產業才能須要滿足國防要求、外國公司對美國產業和商業運動的掌握是否影響美國產業滿足美國國防要求的才能,是否與可怕主義有關、構成區域軍事要挾,是否影響美國國度安全范疇中美國國際技術引導位置的,是否因收購美國要害技術或基本設施、能源而發生影響美國國度安全的可能性。
屬于上述管轄規模、但不涉及美國國度安全的項目,理論上來講是“安全”的。但問題在于,美國對于“國度安全”的概念并沒有做出明白界定,且一直在產生變化。
“國度安全實際上是個比擬大的概念,沒有非常明白的行業限制。審核委員會的成員來自不同部門,他們的擔心也各不雷同。國防部確定是所有成員中最活躍的,提出的擔心也更顯而易見,更容易量化,重要是與軍事運動掛鉤。”Shawn告知記者,但是其他部門關注規模就比擬廣,比如領土安全體門,他們有時提出的問題就沒有這么容易權衡。
近幾年也看到一些新的行業或者新的范疇,引發了新的擔心,包含保險行業,因可能涉及到個人可辨認信息或大數據,都會受到CFIUS的關注。
程序上,CFIUS是自下而上的決策進程,一個項目提交到委員會之后,各部門的基層工作人員會開端初步審查,如果各部門很快達成一致,他們只須要向助理部長進行推舉上報就可以。
“可能90%的項目都是這樣的情勢,在這種情形下,總統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交易。”Shawn告知記者,CFIUS履行“一票否決制”如果在員工層面達不成共鳴,只要有一個人不批準,就須要繼續上報,先上報到助理部長或部長助理,再不行就要上報到部長,還未達成共鳴就要上報到總統。
時光上,從申報起草到提交,目前平均時光為6周,CFIUS受理完全材質后,還須要經過內部審查環節(30天)、全面調查環節(45天)、總統考量(15天)。“大概有30%的案子在30天初審階段就可以完成審核,其他案件大多能夠在全面調查階段完成,總體上大多數案子都能夠在75天之內得出結論。”Shawn表現,極少的案子會因為在75天內無法達成共鳴,而走到最后一步由總統進行考量。
在審查進程中,如果發現存在疑問,委員會會與企業進行溝通,要求企業采用相應的補救辦法,最常見的補救辦法就是剝離問題資產。如果CFIUS審查之后,以為項目仍然要挾美國國度安全,而且審核補救辦法都沒有措施打消這種疑慮,那么通常CFIUS就會告知相干的各方——你最好廢棄這個案子,否則就要進入到總統決策那一步了。
“通常很多企業在CFIUS跟它這樣說之后就會撤銷了,不再申報了,所以不會走到讓總統把他斃掉的那一步。”Shawn告知記者,理論上來講,申報次數是沒有上限的,可以一直申報,但是多數企業會在補救失敗之后,自動“知難而退”。
Shawn以為,為了能夠進一步掩護投資,建議企業自行向CFIUS進行申報。因為一旦項目獲得了審查通過之后,總統就無權再去終止這個案子,或者是對任何資產進行剝離了。“美國總統在這方面還是有著比擬大的管轄權利,他一方面可以阻攔某些交易的完成,另外對于已經完成的交易,”他告知記者,如果總統感到這個交易影響到了美國國度安全的話,也可以強制要求剝離某些資產。
企業向CFIUS申報是自愿的,也是免費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CFIUS對于所有的外資在美并購案也在非常積極地監控,甚至有時候可以啟動單方面的審查調查。比如,CFIUS如果發現某些案子沒有進行自愿申報,而他們特殊想了解這個案子的情形,就會直接打電話給這家公司,愿望他們能夠進行自愿的審查。通常而言,所有的企業都會選擇接受CFIUS的審查邀請,然落后行自愿的申報。
對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CFIUS在審核中也略有差別。特殊是審查時光上,國有企業收購項目通常都會進入為期45天的調查期。不過在審查方法和內容方面,國有或民營的性質沒有太大影響。
大批職務空缺致審查過程放緩
“CFIUS的年報只出到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年報都沒有做出來。這很可能就是當前CFIUS工作量大、人手不足、職務空缺帶來的成果。”Shawn告知記者,目前有一些美國國會成員呼吁要進行改造,適應外資企業在美國大舉收購的現狀。
目前,CFIUS啟動和完成審查流程所需的時光更長,這實際上會使得交易方難以預測交割時光表;同時,委員更偏向于規避風險,這使得交易方難以預測是否須要自動調整,選擇保守的緩解方案;委員對龐雜項目持有更加疑惑的態度,這可能會進步制止交易建議的提出比例。
“在內部已經看到顯著的延緩趨勢,過去通常來說CFIUS在接到申報以后五天左右的時光就會開端初審的階段,但是現在,從5天延伸到6周,之后才會正式開端審查,整個時光表越來越不肯定。”Shawn告知記者。
審查過程放緩背后,是CFIUS體制正在產生的重大變化。
據他介紹,當前在委員會中有一些主要決策政治職位存在空缺,目前基層和高層較為完備,但是缺乏“中間層”。一個基層工作人員,他們負責盡職調查、風險評估,提出建議,以及向上一層匯報,就是助理部長這一級,再向上是副部長一級。“目前各個機構中,助理部長和副部長這兩層空缺嚴重。”Shawn說,現在委員會里面有一半都沒有設常任的副部長職位,包含財政部和國防部,也都沒有這個職位。
成果就會導致委員會基層工作人員更加厭惡風險,偏向于將案子推到下一步——要么讓企業重新申報或知難而退,要么留到總統做最終決策。這對企業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CFIUS審查的過程延緩,就目前而言是不可避免的。”Shawn告知記者,比如萊迪思半導體收購案,已經三次提交審核,這闡明委員會以為其在國度安全范疇有很大問題,同時也闡明,委員會基層員工不知道怎么處置此類案子。
“如果他們知道如何處置,完整可以說通不過,接下來就到總統決策這一步。但他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讓企業再次申報,又過了75天。之后依然不知道如何處置,企業再次申報,又是75天。”Shawn說,大批職務空缺,導致CFIUS缺少在短期內給出明白結論的才能。
當前美國責任辦公室(GAO)正在對CFIUS開展核查,審核內容重要包含管線規模限制,幻想情形下,國會將等到GAO審查停止后,參考審查成果進行改造,審核成果很可能會在2017年四季度頒布。
對于特朗普帶來的新變化,Shawn以為還不明白。從目前來看,特朗普總統并沒有采用任何行為去嘗試著轉變CFIUS.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上一篇:香港保監局成立 助保險行業更專業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