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正當港交所籌劃設立創新板,創業板亦迎來改造。

門檻進步吸引力遜創新板
為改善情形,港交所建議進步創業板上市門檻,但市場預期,創新板的推出會令創業板邊沿化,創業板的“殼價”勢將大跌,這也是近日多只“8字頭”股份連續捱沽的主因。截至上周五,創業板指數又創新低,低見264.14點,尤其是今年港股大牛市下,該指數今年至今大挫25.77%,嚴重跑輸今年大升22.19%的恒指。
港交所的建議包含:創業板股份最低上市市值由1億元增至1.5億元、流動市值按比例進步;禁售期由半年增至1年,全面“賣殼”則由一年增至兩年。此外,新建議要求創業板的最低兩年營運現金流,要由2,000萬元,增至3,000萬元,且必需進行公開招股,不能只作配售。
角色變隱約或淪港版B股
至于轉板機制調整方面,雖設有過渡機制,但未來在創業板轉主板上將會更艱苦,例如轉主板需重新委任保薦人,亦進步了轉板的門檻,財務資料要求由一年增至兩年。由于新設的創新板彈性更高,市場預期許多上市公司都會選擇于創新初板上市,創業板就被邊沿化。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估量,若設立創新板,創業板的角色將很隱約,或會淪為相似于內地B股的局勢。資深證券業人士溫天納亦相信,設立新板后,創業板“殼價”勢大減,殼股數目將隨之減少。但他以為,應當繼續維持創業板作為主板“踏腳石”的定位,但支撐轉板需增長財務資料要求,禁售期則由轉板后重新計算,以減少轉板后立刻“賣殼”的誘因。
甚至有證券業人士以為,當創新板成立后,創業板的“歷史義務”已完成,證監會及港交所倒不如認真斟酌,讓創業板提早“壽終正寢”。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