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A股IPO審核趨嚴、監管層嚴把上市企業質量關、有效疏解“堰塞湖”問題等市場新動向都一一反響在了一季度內地一級市場的數據中。

相比之下,2018年第一季度香港IPO市場火熱,62宗新上市項目合共募資港幣244億元,同比增加82%。香港新上市制度預計在第二季度推出,生物科技公司和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將成為IPO市場新的增加點,畢馬威亦相應將2018年全年募資額預測由2000億元港幣上調至2500億元港幣。
A股:過會率降落,排隊企業銳減
在畢馬威宣布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募資額介于人民幣10億元至50億元的IPO比例升高,平均交易范圍比2017年同期增長逾一倍。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錄得過去十年來最高的首季度平均交易范圍。
一季度A股的前十大IPO依次是華西證券、江蘇金融租賃、河北養元智匯飲品公司、紅星美凱龍、成都銀行等等,籌資金額2-5億元人民幣之間。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前十大IPO范圍有所港勤,但依舊缺乏大型IPO。去年一季度募集資金排名靠前的IPO依次是銀河證券、中原證券、歐派家居、億聯網絡等。
從行業來看,與往年一樣,以IPO宗數計,工業市場、信息技術、媒體及電信業和花費品市場為前三大行業。另外,金融服務行業成為募資總額的一個主要起源,共錄得三宗大型IPO項目,這三個項目均位列本季度前五大IPO。
今年A股IPO很主要的一個變化是,排隊企業大幅減少。由于監管機構秉承“重質不重量”的審核態度,正在申請上市的企業數目從2017年底的511家降落到截至2018年3月15日的388家。同時,監管機構連續關注申請人的質量以及保薦人對上市申請人的資歷進行自我審查,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越來越多的申請人撤回上市申請。
在發審委成員履行終身問責制之下,一季度A股IPO的過會率已經降落至44%,上一季度,過會率為56%。發審委員還曾經祭出零通過率來震懾市場。畢馬威報告表現,監管機構重點審查的范疇包含收入的合理性、關聯方交易、業務可連續性以及遵照法律和法規。
對于A股一季度的表示,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咨詢組合伙人劉大昌表現﹕“鑒于積極推進科技和創新發展,新經濟行業公司的IPO勢必增長。與此同時,嚴控IPO的質量仍然是監管機構的首要義務,上市申請將繼續受到嚴厲的審查。”
港股:募資總額較去年大幅增加
一季度,香港市場表示強勁。畢馬威報告顯示,該季度,以募資總額計,香港位居全球第四,有望在2018年全年仍是全球最受歡迎上市地之一。香港主板錄得29宗IPO,募資總額約為港幣221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港幣121億元增長了83%。香港創業板GEM于2018年第一季度錄得33宗IPO,是成立以來單季度錄得最多宗IPO的一季。募資總額為港幣23億元,較2017年第一季增長77%。
按行業來看,基本設施/房地產行業排名第一,重要是因為錄得兩宗大型IPO——正榮地產和雅居樂雅,兩家公司募資總額高達港幣86億元,地產行業的平均交易范圍為2017年的3倍。受惠于甘肅銀行在本季度上市,金融服務業位居第二。
雖然一季度醫療保健/性命科學IPO宗數和募資總額均有所降落,但隨著香港容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預計下半年該行業將會有所回升。畢馬威以為,這一新政策將會吸引中國內地和全球生物技術公司的極大興致。長遠來看,該行業有望成為香港IPO市場的一個主要推進力,這重要是受益于中國內地的發展(包含藥物注冊制度改造及放寬一孩政策)以及亞洲人口老齡化加劇。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組香港主管合伙人李令德表現﹕“有關新興和創新行業公司的新上市制度咨詢結論,預計將于4月份頒布,相干公司有望最早在今年夏季實現上市。除了中國內地的科技和互聯網公司有意來港上市外,由于《主板規矩》將新增針對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章節,這些公司亦對來港上市抱有極大興致?!?/p>
此外,A股將于2018年6月納入MSCI基準指數,是中國資本市場邁向國際化的主要里程碑。報告以為,由于全球投資者對A股的興致日益增長,預計北向資本流動將顯著進步。(經濟視察網記者鄭一真)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