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據中新社報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同股不同權”的AB股架構在香港資本市場盛行一時,但因彼時港股市場缺少相干管理與監管經驗,擔憂引發風險,“同股不同權”制度于1989年被正式破除。

29年后,小米團體于3日正式以“同股不同權”公司身份向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這意味著香港股市或將再次迎來“同股不同權”的IPO。
重新容許“同股不同權”的IPO申請源于港交所25年來的最大上市改造:從今年4月30日起,港交所上市新規容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港申請上市。
這一改造源于港交所不想再因“同股同權”的限制錯失優質公司:2013年,阿里巴巴因無法滿足港交所“同股同權”規定,次年轉而赴美上市,創下史上最大IPO紀錄。
在全球新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世界各地為了堅持資本市場競爭力,紛紜作出改造拋出橄欖枝,祗為爭搶獨角獸企業。
今年1月,新加坡交易所發布對“同股不同權”敞開懷抱,決議容許采取兩級投票制股份構造的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有關條例將在上半年內制訂。
2月,美國紐交所為爭取獨角獸公司制訂特別上市規矩,“直接上市”的提案已經獲批?!爸苯由鲜小钡钠髽I祗需登記現有股票,便可在資本市場中實現自由交易。
3月,中國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獲國務院同意,為獨角獸企業打開了通向A股市場的大門。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討院宏觀研討部主任賈晉京直言:“八十年代和現在不一樣,如今新的產業革命正在興起,市場上新增大批的科技創業公司,很多都是獨角獸企業,全世界的交易所都在爭取這些優秀的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現,獨角獸企業代表了技術提高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若用傳統的規矩來權衡它們,就很難讓資本市場獲得優秀資源。
以“同股不同權”制度為例,相比于傳統的“同股同權”架構,在施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股票分高、低投票權兩種,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享有的投票權要高于低投票權的股票。而獨角獸企業在多輪融資進程中,為了讓創始人在持股較少的情形下繼續掌握公司,往往偏向于采取“同股不同權”的架構。
普華永道企業客戶主管合伙人黃煒邦表現,隨著“同股不同權”等新規落實,可吸引更多內地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預計今年在港交所的相干新經濟上市公司的融資額佔比將有所港勤。
富達國際亞太區資本市場及公司治理主管Jenn-huiTan則提示稱,各地交易所已經或正在紛紜出臺具有類似機動性的法規,以吸引頂尖公司上市。交易所間愈演愈烈的競爭,有可能降低整體的監管門檻和治理標準,必需要小心因此而導致初期轉變所帶來的利好優勢祗是曇花一現。
Jenn-huiTan稱,放眼全球,一家公司的環境掩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標準正日益受到器重,整體治理程度也在顯著港勤。從長遠來看,上述叁方面的積極發展應當會遠遠超過雙重股權構造所帶來的影響。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