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雖然英國“脫歐”會談前路仍存很大不肯定性,但中資依然看重英國市場及中英經貿投資潛力,中國對英國市場的投資已經不僅限于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也逐漸延長到金融科技、私募基金等范疇,英國市場的開放政策仍具吸引力。

英國董事協會主席(大倫敦區)戴維·斯特林格-拉馬爾日前在倫敦舉辦的2018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一帶一路中英投資倫敦論壇”上表現,杭州是中國長三角僅次于上海的金融中心和生態城市,而倫敦在金融科技等方面具有優勢,對數字經濟也抱有興致,兩個城市在中英合作的黃金時期,可以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進程中擴展參與度,港勤伙伴關系。
英國以自由貿易立國,由于具備開放的市場環境、完美的市場機制、發達的商業和創新文化,以及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等因素,成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外國投資目標地之一。總體而言,英國引資政策的核心就是保持高度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化機制。多家在英投資或進行貿易的中資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現,英國市場的開放度相對較高,在一些范疇的開放度優于美國,到英國投資并未感受到顯著的政策限制。
從立法上看,英國沒有指點或限制外商投資的專門法律。外商或外資控股公司在法律上與英資公司享有同等候遇,可以在英國從事多種情勢的經濟運動。在不動產方面,除了少數情形外,對外資所有權也沒有限制。外資可以通過多種道路收購或占領房地產,包含土地所有權的收購、長期租約、短期租約或許可證。個人、受托人及公司都可以獲得房地產的產權。
總體來看,英國對于外資和本國資本給予較為平等的待遇。英國經濟各行業都沒有僅限于英國公民參與的規定,也沒有關于英國公民持有多數股或持有必定比例股份等方面的要求,但在諸如國防范疇,對外國公司與英國公司均有限制。此外,外國及英國投資者都必需遵照有關壟斷與合并的規定。
不過,外資在英國也不是“百無禁忌”。外國投資者如果收購任何大型或經濟上有主要影響的英國企業必需獲得同意,外資在英國某些要害范疇進行大項目投資也必需得到同意,外資在某些為所有或由機構掌握的產業(包含運輸及能源等方面)的投資需遵照某些規定。
針對英國市場對外資高度開放的情形,英國國內也存在一些反對的聲音,有些人以為過于開放讓國度失去了對某些主要范疇的掌握,也讓某些國內產業轉移到全球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市場進而造成本國產業的萎縮。英國對一些要害范疇的外資政策也在進行必定水平的調整。特雷莎·梅上臺后即表現,愿望樹立一種“恰當的產業戰略”以便主管部門能夠介入并購運動,以掩護英國本土的主要公司。不過,從公投后的局勢來看,英國現在比以往更須要博得外部市場。為了減小“脫歐”的負面影響,英國也多次表現要面對現實,增強與歐盟之外的大國的經貿關系,吸引更多投資,保證英國的經濟位置。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