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22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的“外資銀行灣區行”座談會在深圳召開。

潘光偉表現,金融業擴展開放舉動密集出臺,明白了外資銀行“公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原則,不僅可以增進競合,使銀行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也為外資銀行在華發展發明了更好的投資和經營環境,使外資銀行能更好地共享中國經濟的發展結果。這是外資銀行發展的重大歷史機會。
潘光偉以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蓄勢待發,將為外資銀行帶來遼闊市場空間。潘光偉說,大灣區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是共建金融核心圈,推進粵港澳金融競合有序、協同發展,培育金融會作新平臺,擴展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要素雙向開放與聯通,打造服務于“一帶一路”的金融樞紐,形成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針對外資銀行發展,潘光偉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把握歷史機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外資銀行要抓住加大開放的歷史機會,搭乘中國發展經濟的“快車”,積極拓展在華業務,施展業務優勢,加大金融創新,實現高質量增加。
二是要施展全球優勢,融入灣區建設。他愿望,外資銀行進一步加大在大灣區設立機構的力度,開展業務合作,施展全球化綜合服務優勢,共同推動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粵港澳合作平臺開發建設,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三是要分享全球發展經驗,推進中國銀行業高質量發展。許多外資銀行歷史悠長,閱歷過不同國度的不同經濟發展周期,在市場開發、業務創新、合規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都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鑒的處所。
潘光偉愿望,在華外資銀行能夠與中資銀行深刻交換合作,分享全球發展經驗,實現優勢互補,開展有序競合,共同推進中國銀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原中國銀監會國際部副主任方立明在會上表現,今年是改造開放40周年,也是外資銀行發展的主要歷史節點,銀保監會出臺了放開準入、擴展業務規模等系列政策辦法,以加快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未來將多聽取外資銀行代表的建議和意見,為政策的制訂與實施提供參考,以便為外資銀行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上海證券報張瓊斯魏倩)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