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領即將頒布,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關注“港人港稅”、醫療、跨境支付、外商投資法草案對在內地工作港人有何影響等問題,亦以為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可施展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商貿中心的優勢。

昨日(2月12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約叁十位港區人大代表會見,就推進香港融入國度發展大局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交流意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會上表現,較多代表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特殊是在區內可否實施“港人港稅”,以及即將在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對在內地工作港人的影響。
他引述林鄭月娥回應說,期望各代表可與特區一同向中央反映港人的憂慮及意見。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指出,大灣區有遼闊的土地、資源和市場,而香港則在品牌和國際貿易上有顯著優勢,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香港企業的轉型升級。
他泄漏,目前香港有團體正準備大舉投資高科技安全健康食品,而此舉正是將兩地優勢充足聯合的具體表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則愿望簡化香港車輛使用港珠澳大橋的申請手續,善用大橋容量。
他引述與會的官員表現,由于屯門赤鱲角銜接路未通車,擔憂大橋車流增長會對機場鄰近交通造成負荷,他以為擔憂合理。
亦有代表以為,香港銜接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交通基建已相當發達,尤其是港珠澳大橋更成為世界奇景,導致交往旅客繁多,故建議盡快建成大橋東面的人工島,并完美島上旅游觀光辦法,從而分流專門前往觀橋的游客。
另外,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昨日出席一運動后表現,早前中央已定位香港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的發展并不單一。
他以為,大灣區的進一步融會,亦需關注諸如“港人港稅”、醫療、跨境支付等民生細節問題的進一步完美和解決,尤其是“港人港稅”需作技術性配合,例如稅制如何辨識、如何作技術調整等。
他強調,“香港雖然很小,但在‘兩制’下,我們可施展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商貿中心的優勢。”(大公報)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