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香港再定位: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峰論壇4月1日在港舉辦。

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以為,科技創新由上、中、下游組成,分離由院校、及業界等負責。他解釋說,“上游”指知識產權的發生,即科研工作,即是香港有優勢的范疇;“中游”指技術轉移;“下游”則指生產環節,是大灣區善于且完成的處所,但很須要尖端技術支持發展。
他強調,三個角色雖然不同,但不能只是“分工”,而是應增強交換,增進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的科技創新。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也指出,香港大學科研達國際程度,也有完美的知識產權掩護制度,但礙于市場范圍和產業鏈限制,令科研結果難以落地商品化。在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下,香港可聯合廣東高科技及先進製造業集群優勢,實現創新資源共享,貫通科技產業的上、中、下游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現,推進香港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社會各界共鳴。科技園會進一步鞏固香港創科優勢,以及加速市場利用落地,將經驗結果投射到大灣區內,增進內地與香港兩地人才、知識及技術交換,推進多元經濟,形成創科范圍。
他強調,創科不是閉門造車,只有透過與海內外各威望科研機構、企業合作,香港創科生態圈才可以連續吸取營養,不斷港勤技術。所以,科技園多年來推出很多辦法、創新平臺,來鞏固香港創科技術優勢,令香港創科扎根在本土經濟,同時面向國際,拓展到世界不同市場。
中國銀行(香港)營運總監鐘向群提出,香港銀行業可在五慷慨面參與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包含提供金融利用場景、大數據、投融資支撐,以及增強與的合作、協助風險掌握。這樣能力讓國際金融中心和未來國際創科中心作用有機聯合起來,也推進香港融入國度發展大局,實現自身更好發展。(中新社記者楊喆)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