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美股投資者翹首以待的、可能是今年最大范圍的美國網約車巨頭優步(uber)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終于在上周即將停止時姍姍來遲。

美東時光4月11日下午,優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了FORMS-1IPO招股闡明書,籌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上市,證券代碼為“UBER”。上周末,優步還發布將于4月26日啟動路演。
依據S-1文件,尚不清晰優步的募資額、價錢區間、招股價等信息。但若依照此前報道的籌資100億美元、估值1000億美元計算,優步將成為美國今年最大范圍的IPO,也有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范圍的IPO之一。
但面對一家連續虧損的公司,投資者對其目前預期的1000億美元估值是否會買賬呢?
估值比肩美國三大車企市值總合
雖然因為IPO不久的“網約車第一股”來福車(Lyft)出師不利,令市場對于優步的預期融資范圍比此前猜測的降落了200億美元左右,但目前的估值幾乎等于美國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以及菲亞特克萊斯勒3家汽車巨頭市值的總和。以2018年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來看,優步的估值甚至超過烏克蘭、波多黎各、盧森堡、烏茲別克斯坦等國。
但一如此前上市的來福車,S-1文件中披露的優步近幾個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其依舊是一家連續虧損的公司。
S-1文件顯示,優步目前的業務重要分為個人移動、外賣服務和貨運服務。個人移動又包含共享乘車和新移動,即共享電動車和滑板車等服務。個人出行目前仍是優步收入的重要起源,2018年營收為92億美元,占全年營收113億美元的81.4%。外賣服務營收范圍尚小,但增速最快,去年營收為15億美元,同比增加149%。貨運業務2018年最后一個季度營收為1.25億美元。
S-1文件還給出了權衡優步運營狀態的三個指標——月活躍平臺用戶(MAPCs)、出行量(Trips)和總預訂額(Grossbookings)。
依據文件,2018年第四季度的MAPCs為910萬,同比增加35%,但低于2017年51%的增加率。2018年第四季度,優步完成了14.9億次出行量,同比增加36.7%,也不及2017年同期增加率58%。2018年,優步的總預訂額為498億美元,同比增加45%,2017年該數額為344億美元,同比增速78%。
可見,隨著市場范圍不斷擴展,優步在運營方面雖然繼續堅持較高增速,但同比顯著放緩。
但最辣手的,還是其依舊連續虧損的狀況。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主動駕駛與戰略合作經理戴維·黃(DavidHuang)在接受采訪時對第一財經記者剖析稱,優步2018年的營收113億美元,雖然同比增加了42%,但與2017年同比增速將近200%相比,增速呈現大幅放緩。同時,其2018年凈利潤為9.9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凈虧損40.33億美元相比,看似扭虧,但重要是因為剝離了東南亞和俄羅斯業務的非經常性項目獲得了32億美元,與主營業務無關。
事實上,他稱,扣除上述利潤,2018年調整后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仍為虧損18億美元,雖然比擬2016年的25億美元虧損和26億美元虧損有收窄趨勢,但依然不樂觀。
此外,他稱,雖然近三年來優步在營業收入上高速增加,但成本與收入同步高企。2016~2018年,優步的營業支出分離為69億、120億和143億美元,導致近三年的營業虧損分離為30億、41億和30億美元。
“如何讓優步盈利而不是繼續虧損是放在優步的投資者、管理層和眾多行業視察者面前的一道難題。雖然目前可以退而求次,容許優步目前,甚至3~5年內不盈利,但優步須要展現出一條非常清楚的、可以給予人信念的盈利之路。”他稱。
有意思的是,優步自身對盈利遠景也并無太大信念。其在S-1文件中表現,近期調整后的EBITDA降落重要是由于核心平臺貢獻利潤(虧損)減少以及優步在其他業務方面的投資減少?!半S著我們繼續投資于我們的平臺產品和ATG及其他技術,我們預計未來調整后的EBITDA喪失將增長?!盨-1文件寫道。
投資者會否買賬?
當然,對于美股上市企業,不盈利未必“不叫座”,例如特斯拉上市8年,鮮少盈利,但股價卻漲了接近2000%。亞馬遜此前也長期不盈利,但上市20年,漲幅到達500多倍,被投資者追捧成全球市值最高的幾家公司之一。
要害在于,投資者對優步目前1000億美元的估值是否買賬?
依據CBInsights的數據,優步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到達720億美元,是估值排名第二高的“獨角獸”。
而若將不久前上市的來福車作為對標,12日收盤時股價為59.90美元,對應的市值為202億美元,市銷率為9.3X左右。若按此市銷率給優步定價,優步的估值為1047億美元左右。
無線基金首席投資組合經理米克斯(PaulMeeks)表現,了解優步估值的最佳方法是通過其出售數據。他稱,若以一家成熟的科技公司通常的6倍的出售價錢定價,優步的估值應當大約在730億美元。“我并不介意一家公司上市時依舊虧損,”米克斯稱,但優步將繼續大幅虧損令其不得不暫時駐足。
城堡對沖基金駐紐約的美股交易員陳大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單純以來福車的市銷率來推算優步的估值可能稍有不當,因為雖然兩者主營業務都是網約車,但優步的擴張模式不同于來福車的縱向擴張,而是采用橫向擴張,還有外賣和貨運業務,而且優步的業務不僅限于美國和加拿大,因此估值更加龐雜一些。
此外,他指出,對于優步,投資者中也存在“畏懼錯過下一個亞馬遜”的心理。
米克斯則以為,市場對優步可能成為“下一個亞馬遜”的期待恰恰是優步須要當心的。“亞馬遜推出云業務(AWS)后,其股票才迎來轉折點,也是目前支撐其盈利才能的要害。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AWS占亞馬遜總體營業收入的58%。”他稱,但優步現階段在主營業務之外的業務,即外賣和貨運等服務方面的機遇較少。
戴維·黃也對記者表現,新業務可能是IPO時候很好的故事,但對于營收的貢獻,其實可能非常有限?!袄鐑灢降耐赓u業務,雖然增速最快,但目前對于營收的貢獻不到10%。優步在招股闡明書中重復提到的‘平臺’,到底會對于業務形成多少價值也尚未可知?!?/p>
此外,他還指出,亞馬遜的投資者必定水平上也是“將寶壓在貝索斯個人身上,但現在,優步投資者是否可以相信丑聞纏身的前任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呢?或者是否可以期待新任CEO達拉·科斯羅沙希(DaraKhosrowshahi)率領優步走向盈利的未來呢?”
在米克斯看來,主動駕駛是未來潛在能贊助優步在主營業務上盈利的因素。
S-1文件顯示,優步在2018年總共在主動駕駛汽車、飛翔汽車和其他技術上投入了4.57億美金,高于2017年的3.84億美元和2016年的2.3億美元?!叭绻麅灢侥程炜梢詼p少駕駛員并實現主動駕駛,那么,它的盈利之路就會變得更加清楚?!钡仓赋?,優步不能過于依賴這點,因為“主動駕駛很多年內都不會成為主流”。
戴維·黃也表現,通過主動駕駛技術實現成本的縮減,理論上符合邏輯。但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業務是一項現在還在研發階段,是否可以顯著降低運營費用,也還存在兩個問題:當出行公司無法實現完整的無人駕駛,依然須要配備駕駛員或安全員,投入其實很高,因此,司機費用難以大幅降落;在研發進程中投入宏大,依據行業專家的預測,優步在2018年每個月為無人駕駛項目投入的研發費用是200萬美金,研發進程中,反而會影響盈利。
這一點優步也頗有自知之明。其在S-1文件中表現,雖然優步以為主動駕駛汽車提供了大批機遇,但這種技術的開發既昂貴又耗時,而且可能不完成。如果優步未能開發并將主動駕駛技術完成商業化或未能在競爭對手面前開發此類技術,或者此類技術未能到達預期后果,則優步的財務表示和遠景將受到不利影響。目前,優步在主動駕駛范疇的競爭對手包含Waymo、CruiseAutomation、特斯拉、蘋果、Zoox、Aptiv等。(文章起源:第一財經)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上一篇:歐盟新版權法獲19個成員國支撐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