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在打擊有害稅收實踐大背景下,《經合組織報告》開端對“不征稅或僅名義征稅”的管轄區注冊公司的本質問題進行關注,重點是要求上述管轄區引入“本質性運動要求”的規定。

依照經合組織的要求,英屬維爾京群島(簡稱“BVI”)和開曼群島(簡稱“開曼”)等先后宣布了經濟本質要求的相干法規,并規定自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目前已立法的地域包含巴巴多斯、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根西島和馬恩島,不過由于相干實施細則尚未出臺,對于部分企業來說,當前只能等候政策宣布。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諸多避稅天堂,其中又以上述6個地域的曝光度最高,這些地域擁有較低稅率和更便捷的注冊流程,因此,吸引全球跨國企業爭相在此設立子公司。然而,隨著《經濟本質法案2018》的出臺,這些跨國企業在BVI進行海外逃避稅的行動將會變得更透明。
無“本質”空殼或被處分
依據開曼、BVI相干法規,其對所有從事“相干運動”的法人實體履行經濟本質要求,也就是說,一個法人實體如果有任何“相干運動”,就必需遵照經濟本質的要求。
這些本質運動重要包含銀行業務、保險業務、基金管理業務、融資和租賃業務、總部業務、海運業務、控股業務、知識產權業務、分銷服務業務等。
4月15日,一位國際稅研討人士告知《中國經營報》記者,依照上述法規要求,目前在開曼或BVI設立的空殼實體(重要是指沒有實際運營業務的實體),一旦被當地主管部門認定符合法規中的“相干業務”,但又沒有滿足經濟本質要求,那么其可能會受到處分。
簡略來說,就是這些空殼實體如果符合相干業務,那么其須要有必定數目的工作人員和固定的辦公場合,顯然,這和很多跨國企業在上述地域設立公司的初衷相違反。
“這些企業在開曼、BVI設立子公司的重要目標就是為了稅務計劃,如果配置滿足經濟本質要求的裝備,從成本角度斟酌,顯然會增長母公司的支出,并不符合最初設立公司的意愿。”上述國際稅研討人士剖析。
這也意味著,只要這些空殼實體仍然屬于上述司法管轄區內的稅收居民,那么其就要實用目前法規的要求。
普華永道中國轉讓定價合伙人陳信克指出,目前開曼、BVI等地的法案要求,如果企業屬于開曼、BVI以外其他地域稅收居民,在符合必定條件下,可不實用前述開曼、BVI經濟本質的要求。
但他同時表現,事實上,將這些地域的企業申請為其他地域的稅收居民,在實操層面面臨很多問題。
“其中一個主要內容就是,這些空殼實體應當如何選擇其他稅收居民申請地點,以及在流程、時光和成本支出等方面的斟酌,都須要有完美的程序,這對已經設立在這些地域的實體公司來說,存在必定的難度。”
控股架構調整
“由于經濟本質要求法規的實施,目前一些團體也開端思考進行控股架構重整,如股權轉讓、合并、注銷、遷址等,進一步清算不具本質的控股公司。”普華永道中國轉讓定價合伙人陳信克在報告中指出。
普華永道報告剖析,若上述地域的企業沒有到達本質性要求,且在當地稅務機關施加罰款等懲罰辦法后仍不改善,當地稅務機關可能建議其他機構對其進行注銷登記處置。
“一旦被強制注銷,不論這些企業是受控子公司或控股公司,都須要斟酌在其他國度是否會被視同股權轉讓而須要繳納所得稅。”
在此背景下,上述法規對企業的影響也更多體現在公司架構調整方面,而將團體投資架構調整為符合各地本質運營要求的架構,是此次法規宣布以來對企業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
這一舉動,也符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要求“不征稅或僅名義征稅”的管轄區注冊的實體經濟,引入“本質性運動要求”的規定。
2018年11月,經合組織宣布《恢復對不征稅或僅名義征稅的國度利用本質性運動因素》(以下簡稱《經合組織報告》),參照經合組織的精力,為防止跨國企業將具有地區流動性運動發生的利潤轉移至上述低稅地域,但卻未在當地有相應的本質,因此法規要求參與地區流動性運動的企業,應于當地樹立本質運動。
為響應《經合組織報告》的要求,BVI和開曼等先后宣布了經濟本質要求的相干法規,并自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上述國際稅研討人士剖析,從全球規模看,百慕大、BVI、開曼、根西島等一直被以為是致力于創立稅收透明度的管轄區。
2009年4月,經濟組織把百慕大、BVI、開曼等離岸地認定為避稅港。雖然是全球避稅港,但這些離岸地在早期就開端遵從《統一報告尺度》(CRS)和《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FATCA)條款。
2017年,歐盟行動準則組織評估了包含英屬維爾京群島在內的一系列稅收居民國(地域)的稅收政策。
評估之后,百慕大、BVI、開曼、根西島、澤西島和馬恩島等地域被列入了《稅務目標下歐盟非合作司法管轄區列表》,該列表要求所列明的司法管轄區解決歐盟行動準則組織對“經濟本質”的關注。(文章起源:中國經營報)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