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據中國之聲報道: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等別商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表現,合作是準確選擇,重大原則決不妥協,堅決反對加征關稅。

記者今天從中國社科院、商務部研討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度發展與戰略研討院等智庫團隊獲得多份數據顯示,隨著中美經貿摩擦的升級,加征關稅的影響正向美國零售商和花費者傳導。
社科院:美國零售商、花費者承擔9成新增稅負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討所研討員高凌云首先厘清,一直以來美方加征的關稅并非由中國出口商繳納,而應由美國進口商或進口代理商繳納。短期內,中國出口商較為被動,由于產品已經生產,可能依據相對市場位置及產品須要或供應彈性承擔必定比例關稅。“所謂短期一般指三到六個月”。
“長期來看,美國關稅加征一段時光之后一直連續下去,美國的進口商必需要購置這個產品,因為美國的市場需求永遠在那里。那么,美國進口商進口產品以后,關稅就不得不向花費者以及零售商來傳遞。”高凌云說。
事實證明了這個結論。高凌云團隊發現,去年7月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關稅后,中方確切承受了必定喪失,至今年2月左右觸底反彈,3月后貿易條件改善跡象顯著。那么美國至今累計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有多少傳遞到中國出口商、又有多少傳遞到美國零售商和花費者頭上呢?
據監測,2018年8月,美國最初對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中國承擔了其4%的稅負。此后對160億美元加征關稅,即對合計500億美元商品征稅時,中國承擔了7%的稅負。進入2019年,美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后,中國承擔的稅負約在9%至10%之間,即占1成比例。也就是說,美國本國的零售商、生產企業、花費者承擔了整個稅負的90%。
這一結論與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皮那洛普·戈德堡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帕布羅·法戈鮑姆在3月發表的一篇論文結論不謀而合,即美國花費者和企業承受著特朗普關稅的價錢。
商務部研討院:中國對美商品依賴水平遠低于美國對華商品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美貿易總值為1.1萬億元,降落11.2%。其中對美出口同比降落4.8%,自美進口降落達26.8%。商務部研討院對外貿易研討所所長梁明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同比降落70%,液化丙烷、汽車等進口降幅均較為顯著。
那么,美國將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關稅進步至25%,對誰的影響更大呢?
據監測,截至2019年一季度,雙邊經貿摩擦對美國影響更大。“2000億美元涵蓋的商品是非常廣的”,梁明說,“一共是6081項,涉及生涯的方方面面,其中大批商品是美國須要從中國進口的,比如美國須要從中國進口超過50%的有1150項,占比40%多”。也就是說,美國一旦加征,增長的部分最終還是由美國花費者來承擔。
記者發現,同美國相比,2000億美元商品中,中國對美出口占比超過50%的僅124項,也就是說,中國對美商品的依賴水平遠低于美國對華商品。越往后,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商品對自身影響越大,對國內價錢的傳導也將越創造顯。
“剩余未征稅的商品都是前期美國經過篩選的,如果對其加征關稅,對美國影響非常大。如手機、電腦、玩具,都是美國須要從中國大批進口的商品,一旦加征關稅,不但會影響全球供給鏈和價值鏈,如蘋果手機、戴爾電腦,還會進一步影響下游花費者。這種加征關稅,是一種不計效果的表示。”梁明說。
人大國發院:我國外貿市場舉動多元化成效浮現
中國人民大學國度發展與戰略研討院研討員王孝松表現,今年以來,我國對美出口占比連續降落,對歐盟、東盟出口占比逐漸增高;與此同時,自美進口占比不到10%,也出現降落趨勢,金磚國度、歐盟及東盟進口金額占比擬高。種種跡象表明,隨著中美經貿摩擦的發展,我國外貿市場多元化舉動成效浮現。
“不要路徑依賴,開拓更普遍的出口市場,加強同‘一帶一路’國度的經貿往來,充足發掘我國外貿潛力。”王孝松建議,“從4月數據看,民營企業占比連續進步,一般貿易占比也在進步,闡明企業的貿易潛力正在浮現。”(起源:中國之聲)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