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股神巴菲特近期加大了銀行持股,不惜超過10%紅線,顯示出他對銀行股的高度看好。

鞏固第一股東位置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有相當多的銀行股,而且大多數都是由沃倫·巴菲特親自挑選的。截至第一季度末,伯克希爾持有10家不同銀行的股票,這些股票目前的市值超過910億美元。
然而,最新的監管文件顯示,巴菲特和他的團隊加倉了伯克希爾持有比例最大的銀行股美國銀行。事實上,伯克希爾·哈撒韋這一把對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的加倉,持股比例已經超過了10%。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增持鞏固了其作為美國銀行第一大股東的位置。Fact-Set的數據顯示,除巴菲特持倉超10%外,先鋒團體是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6.4%,其次是道富環球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為4.1%。
從持股量來看,據美國銀行披露,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該行9.5億股股票。這顯著高于該公司一季度末持有的約8.962億股股票。按當前股價計算,伯克希爾額外購置的5,380萬股股票相當于另外16.4億美元的投資,這已經是伯克希爾范圍最大的銀行股投資。不過,伯克希爾持有的美國銀行股份目前價值約290億美元,該市值仍然遠遠后進于科技巨頭蘋果。據悉蘋果是伯克希爾最大的一筆投資,市值為517億美元,不過美國銀行的持倉仍穩居第二位。
市場剖析,巴菲特增持美國銀行的方法重要是行使認股權證,這是其與美國銀行在2011年發布一項協定的一部分。根據這項協定,他投資該銀行股50億美元的優先股,每年有6%股息支付,并可以在特定條件下認購公司股份。
依照目前的價錢,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美國銀行的股份價值293.2億美元,遠高于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的第二大銀行股的市值,目前公司持有的富國銀行股票價值約為20.14億美元,位列持倉銀行股中第二名。
超紅線持股意義重大
由于伯克希爾·哈撒韋增長了投資,加上美國銀行大舉回購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持有美國銀行10.4%的流通股。
10%的持股比例意義重大,尤其是對銀行而言,一旦超過該紅線就要面臨更多的監管和審查。過去,巴菲特一直積極避免持有超過10%的銀行股,甚至拋售了大批富國銀行的股票以堅持在這一門檻之下。巴菲特愿意為了持有美國銀行更大的股份而愿意應對額外的監管難題,這顯示出他對該股的高度信念。
不過,這也并非巴菲特首次增持銀行股超過10%的紅線。雖然巴菲特喜歡將自己的持股比例掌握在10%以下,但他偶爾也會心外地略高于10%。早在201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向美聯儲申請同意繼續擴展其在富國銀行的股份,此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了這一門檻。但最后出于種種原因,并沒有連續將其股份堅持在10%以上,它目前持有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9.12%的股份。
在某些情形下,他也持股超過了紅線,但會許諾僅僅作為財務投資,例如信譽卡巨頭美國運通,他追求監管機構的同意,將自己在運通股票中的持股比例擴展至24.99%。目前他持有該公司18.16%的股份。今年早些時候,伯克希爾哈撒韋在達美航空的持股也超過了10%。
巴菲特曾申請增持富國銀行股份時,沒有讓其與其他銀行合并的籌劃。不過,他在美國銀行持有的更大股份,會讓外界預期他是否會進行更多管理行動。
另一方面,美聯儲籌劃對機構持有銀行股的監管政策,擬議中的改造可能有助于巴菲特的公司擴展其在銀行業“已經相當大”的股份。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現,如果該籌劃取得結果,銀行業可能會受益。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現,為所有好處相干者提供更清楚的控股規矩,將同時減輕監管負擔。銀行尤其是社區銀行,將更容易籌集資金,以支撐其貸款和投資的業務開展。
巴菲特為何對美國銀行如此有信念?
在這個時點大幅進步銀行持股并不合常理。美聯儲可能在7月份的會議降息。較低的利率會侵害銀行的利潤率。存款顯著多于貸款的銀行,其利潤受到的沖擊比其它銀行更大。依據美銀美林的數據,如果美聯儲降息75個基點,大型銀行的每股收益將平均降落10%。
不過,美國銀行最近的事跡可以顯示巴菲特為什么盼望投資其股票。首先,美國銀行在增加方面比其他大銀行做得更好。美國銀行的貸款和存款額在2019年第二季度同比分離增加了4%和6%。美國四大銀行中第二高的貸款增加率僅為2%。
此外,美國銀行的盈利才能一起在改善,并繼續進步盈利才能。目前,該銀行到達11.6%的股本回報率和1.23%的資產回報率,這在銀行中已經相當不錯,而在幾年前則完整不可能。
從價值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美國銀行看起來很劃算。美國銀行的市凈率僅為1.15倍,12個月預期市盈率為10.8倍,盈利才能的改善并未反映在現在的股價上。須要闡明的是,外界之所以知道伯克希爾·哈撒韋最近對美國銀行的投資,唯一的原因是它持股比例超過了10%的門檻。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爾增持了摩根大通的股份。巴菲特首次入股摩根大通是在2018年第三季度。顯示出巴菲特對目前銀行股持整體看多的態度。
(文章起源:金十數據)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