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2020年全球經濟內生性增加動能削弱,政策托底經濟增加勢在必行。

▍全球經濟內生性增加動能削弱。
受貿易爭端、中國需求下滑、汽車業產能收縮等沖擊,2019年全球經濟增加很可能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速。展望2020年,制約經濟增加的因素尚未有肯定性好轉的跡象,全球經濟內生性增加動能削弱,在沒有任何有效刺激政策推出的假設下,全球經濟恐將進一步滑向低谷,部分國度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在增長。
▍政策托底經濟弱勢回穩。
正是基于經濟基礎面放緩的嚴峻性,各國央行和已經開端籌措更多穩增加政策的推出,試圖拉平經濟下行的斜率,避免需求迅速下滑。在史無前例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環境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降落,而財政刺激政策則呼之欲出。我們預計2020年貿易戰局面可能呈現暫緩、多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加碼將使全球經濟在2019年的低基數下呈現弱勢回穩。預計2020年美歐日的經濟增速分離為1.7%、1.2%、0.3%。美國經濟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顯著放緩,而歐元區經濟在政策托底下有望企穩。
▍發達國度央行貨幣寬松趨勢不變,但節奏上可能相對2019年Q3放緩。
2020年美聯儲、歐央行預計仍將處于降息周期,但降息節奏可能相對放緩。預計美聯儲上半年降息1次,下半年在悲觀情景下預計降息2-3次,在樂觀情景下預計降息0-1次,是否啟動QE將視經濟基礎面放緩水平而定。歐央行2020年預計降息1-2次,全年將繼續通過QE進行擴表,在經濟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可能將購債范圍由2400億歐元進步至3000-4000億歐元。
▍歐洲在財政空間上具有相對優勢。
美國赤字率在過去兩年減稅后顯著增長,這限制了短期再度推出大范圍財政刺激的可能。而歐洲在財政空間上具有相對優勢。我們對歐元區2020年財政可應用空間測算成果顯示,基準情形下歐元區2020年財政政策將小幅擴張,力度相當于GDP的0.4%,其中德國財政擴張空間最為顯著(相當于GDP的0.7%)。在經濟壓力加大和現有財政紀律束縛的情形下,歐元區財政政策可釋放的最大空間預計相當于GDP的1.8%,德國最大的財政赤字空間占GDP的2%左右,財政托底的空間充分。
▍大類資產配置:關注非美資產,疏散風險。
2020年全球經濟弱勢回穩將有利于風險偏好回升。整體上,我們看好股票〉債券〉大宗。各國政策推出的時點和力度不同,決議了國別資產表示之間差別較大。我們建議均衡配置資產來疏散風險,相對看好歐洲和新興市場等非美資產。債市短端利率料將維持低位,長端利率難以大幅走高,10年期美債收益率預計在1.6%-2.0%運行。預計美元指數將由強轉弱,運行區間99-93。
▍風險因素:
如果美國大選前再度推行強刺激政策,則美元強勢可能制約新興市場的貨幣寬松。下行風險包含:全球貿易收縮加劇并升級至金融范疇、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國和歐日財政政策的推出遠低預期、通脹超預期上行對貨幣政策形成制約。在全球貨幣寬松大趨勢下,金融市場的軟弱性增長,重要國度可能通過增強金融監管的方法防止金融市場風險積聚。
(文章起源:中信證券研討)
?掃一掃
18926071152
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