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預期,2017年香港新股集資額可達約2000億元,與2016年相若。2017年‘巨無霸’新股包含互聯網金融及跨國企業。雖然當中有企業涉及同股不同權的爭議,或影響其上市進度,但他個人以為監管當局不應為了個別企業,轉變現行的上市架構。
人士預期,2017年內地金融服務機構將繼續成為香港IPO市場的主角,醫療及醫藥行業、航空服務、科技、傳媒和電訊行業,以及海外公司預計將會是IPO市場的重心。這些新股的上巿意欲將受到嚴厲的資本儲備要求、金融創新、內地連續的醫療體制改造、更多新經濟企業的涌現,以及為加強競爭力而拉動。香港巿場活躍、國際化的投資者基本,以及作為亞洲共同巿場的角色皆有助吸引來自其他亞洲國度的中小型企業來港上巿。
綜合市場資訊,多只大型新股籌劃明年登陸港交所,為香港2017年蟬聯全球集資王位置提供彈藥。其中,中石化(0386)分拆旗下業務的巨型IPO,料可成事。外電資訊指,中石化斟酌2017年分拆零售分支在香港獨立上市,集資多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將是繼2010年10月上市的友邦保險(1299)之后巨型新股。
另外,阿里巴巴的關聯公司螞蟻金服,其明年來港上市的籌劃亦料掀起關注。事關該公司愿望以同股不同權情勢上市,勢將掀起市場爭議。與此同時,螞蟻金服的集資額相信也會十分宏大,以其一輪融資計,其估價已達600億美元,即約4,680億港元。若其發售25%股份,集資額就到達1,170億元,將會是港股市場歷來第三大的集資額新股。港股市場集資額首兩位新股分離是:集資1,590.8億元的友邦保險,以及集資1,249.5億元的工行H股(1398)。
不過,香港2017年能否蟬聯全球新股上市集資額龍頭存有變量。明年若有大型互聯網金融公司轉變原有上市籌劃,香港的整體集資額就可能呈現大幅下調。同時,內地的IPO額較難預測,因內地以政策主導,目前有600多只排隊上市的新股,若全獲開綠燈,上交所則有機遇占有榜首地位。若原籌劃來港的大型新股轉往美國上市,則會將香港踢出三甲地位。

掃一掃
18926071152
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