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09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公司審計,到底在審計什么? 一幫子人坐在會議室里,長達好幾周。他們來審計什么呢?誰付錢呢?審計通過或者不通過,有什么效果嗎? Phoenix: 首先,你們公司應當比擬大,所以必需要做帳,不然是違法的。 其次,你們公司股東應當投了不少錢,所以每年必需給股東看你們公司的財務報表,好讓股東對你們公司的資產情形,經營利潤和現金流量有基礎的了解。 最后,因為股東怕你們財務做假賬,所以須要第三方審計人員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這是答復第一個問題,到底審什么,審財務報表。因為是“每年都來”,所以必然是年報,除了年報之外,還有盡調稅務等其他服務。所有權和治理權分別,是審計的來源。 那么股東如果自己就是財務/老板,能不能不審計呢?不行。依據《公司法》第165條規定:公司應該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那么具體怎么審呢?審什么東西呢? 這個說起來,沒兩年說不完。總而言之,盡力確保財務報表上面的每一個數字都是有合理根據的,然后依據要求對附注進行恰當的披露并發表適當的審計意見。 誰付錢?當然是委托方付錢,但是因為委托方就是股東,所以一般年報也就是你們公司付錢。 審計通過或者不通過,有什么效果嗎?——審計不存在通不過的情形,審計就是股東叫來第三方對財務報表發表意見。 審計意見一共就五種: 股東:“弟兄們幫我看下這廝的財務報表有沒有問題是不是坑我錢?” 審計民工:“大哥,弟兄們查了一個月了,沒查出什么大問題,或者查出問題他們都馬上改了,我們感到現在這報表已經沒問題了”——這是無保存意見報告,也叫尺度報告;

審計民工:“大哥,弟兄們沒查出什么問題,但是這廝已經持續虧損5年了啊大哥明鑒啊”——這是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存意見報告,哪些事情可以寫上強調事項段有嚴厲要求,一般是虧損/或有事項/對可連續經營發生重大疑慮的事項; 審計民工:“大哥,弟兄們查了,其他處所都沒有問題,就去年收入明明只有三個億,他非要寫五個億,然后影響了利潤和資產”——這個就叫保存意見報告; 審計民工:“大哥,這廝的報表全有問題,沒法看啊”——這個就叫否認意見報告; 審計民工:“大哥,這廝不讓我查,弟兄們被保安打得好慘啊!!”——這個就叫無法表現意見報告。 一般來說,99%的審計報告都是尺度報告,如果委托方拿到的報告是非尺度報告,通常會很朝氣,但是剩下的事情,已經不關我們事務所的事了。 因為作為一個企業,無論是私企還是國企,公司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一般都是離開的。所謂所有者,就是股東,而經營者就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股東作為企業的出資者,尤其是上市公司這種多股東的企業,對于公司的經營狀態的了解并不盡然。因此股東會通過財務報表這種國際通用的情勢來了解。 常來講,財務報表是由企業財務部門根據平時的會計記載匯總而來。但是由于股東和管理層因為薪酬和經營狀態掛鉤的原因可能存在好處沖突,因此管理層可能在某些狀態下有舞弊或者掩飾報表的動機。為了防止這種情形,股東會要求獨立第三方機構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以檢驗管理層出具的報告是否有以上問題。 這里所謂的獨立第三方,就是注冊會計師。當然,會計師事務所里的員工并不都是注冊會計師,一般只須要在報告意見頁上簽字的兩個人(合伙人和高等經理)具有執業資歷就可以了。其他的人大多是依照具有執業資歷的注冊會計師制訂的審計步驟執行審計工作而已。 不過在一個審計團隊里,具有執業資歷的人并不會僅有兩個人,一般來說團隊中的經理和高等審計員也是具有執業資歷的(執業資歷不等于簽字資歷)。對一個大企業來說,復核其一年內的業務數據是及其耗時且繁瑣的,因此你會看到我們一幫人每天在會議室里面,就是將你們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比對,這中間會涉及各種審計方式,也有很多審計邏輯,就不細說了。 因此,會計師事務所的委托人是企業股東,費用自然也是企業支付。事務所和股東會洽談審計規模,是全業務審計,還是部分業務審計,會計師便會就商定的審計規模開展工作。但是在一般情形下,這個進程并不是股東和事務所直接聯系,而是股東對董事會提出要求,董事會依照股東要求聘任審計師。 所以實際的情形就是審計師受聘于管理層,但對股東負責。也正是因為這種情形,企業的員工往往搞不清審計人員的職責。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須要了解情形的時候經常會被以為事兒多,煩人,這也都是沒有措施的事情。所以我們白天的時光大多是和企業人員溝通了解要材質,晚上能力完整開端自己的工作。所以審計人員加班加點也是常有的事。 在審計工作停止后,我們會出具審計意見。實質上說,審計進程是注冊會計師對于管理層提供的報表出具審計意見。審計這種事情不存在過或者不過。 所謂過,就是尺度無保存意見,出現給股東的信息就是管理層的財務報告時可以信賴的,股東可以以此作為評估企業經營狀態和管理層工作成就的根據,同時潛在投資者也可以以此作為投資決策根據。 帶強調事項的無保存意見,表現財務報告是公允的,但是就某些特定事項比如連續經營存在不肯定性等須要特別闡明,以提醒股東和投資者注意。
保存意見,表現報表整體公允,但某些事項存在重大錯報。與前一項的區別就是前項表現當年的報表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提醒未來的不肯定性,此項表現當年報表存在必定錯報,但是整體影響不大。這種情形通常是會計師和管理層意見呈現部分分歧,提請股東注意的措辭。
否認意見,表現報表整體不公允,或者沒有依照既定的會計準則編制,這種審計意見一般就表現會計師和管理層就審計成果掐架了。
無法表現意見的審計報告,表現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受到極大限制,無法完成審計工作,這種意見就表現會計師和管理層自打一開端就已經到無法折衷的水平了。
但是在中國,有個特別的情形就是很多企業的財務報表實際上就是審計師幫忙編制的。實際上,企業的財務報表應該有企業財務部門出具,審計師的職責僅包含對該報表進行核對,剖析,出具意見。這樣子就比擬好懂得審計師是受股東委托對企業和管理層的經營狀態進行復核這個進程了。
在中國,審計師作為乙方處于業務合作斟酌,因甲方要求承擔本不該承擔的編制報表及附注的工作是常有的事,于是就發生了一種審計師自己拿了我們的明細賬,什么都知道,編了報表,為什么還來問我們要這要那?這就是因為審計師在編制報表時須要盡量詳細了解以保證報表編制準確,同時要在此之外依照審計的邏輯進行審計程序并制造審計底稿,這兩個步驟之間有重合,所以審計師會盡量將兩個工作同時進行,但是分工合作之間很難面面俱到,所以有時也會引起企業人員的不快。
如果了解了以上進程,你就應當明確審計報告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影響了。對于任何企業來說,無保存意見的審計報告都是好事,表現企業管理層沒有舞弊或者錯報(不表現企業經營狀態必定良好)。但非尺度意見的報告,對于私有制企業,可能表現管理層行動不當;對于上市企業,可能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而影響股價,甚至不當業務操作和管理層丑聞;對于國有企業,股東一般是國資委,相似的事情如果被判定為國有資產流失就熱烈了。
在中國,由于審計師的相對弱勢位置,在呈現非尺度意見的情形下,審計師和管理層博弈的成果往往是審計師自動提出辭職。因為即便是企業的股東,往往也沒有準確的認識審計的意義,而傾向管理層美化報表的做法。所以最終的審計意見,往往是審計師,管理層與股東在各自能夠接受的規模內三方讓步的成果。
管理層受聘于股東,企業人員大多受聘于管理層,所以審計報告對于管理層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依照題主的說法,過了是好事,不過了,尤其是在中國呈現了非尺度意見的報告就指不定出什么事。
有人問:
審計在客戶現場些什么:
1.做內控審計。如果是個大公司,完整靠抽憑證看是否做假賬效力太低,而往往大公司因為崗位繁多很多都是靠內部掌握的交叉審核機制來防范差錯及可能的舞弊。所以審計師會先對公司的內控進行測試,看看這個公司的內部掌握是否有破綻。
2.剖析性符合。會依據公司今年的財務數據和信息與以往進行比對。看看是否有什么異常現象。然后找出重點審計的范疇。
3.本質性測試。依據財務數據體現的內容,通過各種本質性的檢測方式(比如抽查憑證,清點等等)看是否和實際賬上的情形相符。
4.其他的比如訪談重點部門,查看一年內公司主要的董事會決定,剖析公司的總體情形是否和公司的戰略方向有什么不一致的處所。
5.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形成working paper 了,就是記載下審計的方式和證據,形成工作底稿。
基礎上重要的下field 工作內容就是以上這些了。出報告階段很多都是回公司后再慢慢出。
誰給錢,當然是你們公司給錢啦,看看你們公司的預提里是否提夠了審計費?否則也是不夠正確的記賬哦!
一般找恒通商務的公司,要么是外企,要么是在國外上市或者籌備去國外上市的企業。
外企一般是出group reporting 和statu account,就是給母公司看的審計報告以及給稅局看的報表,如果審計意見有瑕疵。母公司難保不會有什么想法……
如果是出上市公司的年報,審計意見有瑕疵……資本市場就要不愉快了……究竟這份報告是給寬大投資者看的啊。不過中國A股有些上了之后的企業因為退市機制不健全,沒什么太大顧忌,審計報告也是可以出得很兇殘。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下一篇:如何快速開香港賬戶
掃一掃
18926071152
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