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粵港澳地域之間的合作,港澳企業將進一步融入內地發展,施展其在人才、知識產權、金融范疇等方面的優勢,與內地創新技術相聯合,優勢互補,率領大灣區制作業向高端制作業轉型,進一步加強競爭力。
7月24日,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宣布首期“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第三季度預期大幅改善。什么是“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合作推出了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這是一個以調查為基本的粵港澳大灣區(GBA)經濟運動和情感指標。每季度至少拜訪1000家粵港澳大灣區各市重要行業企業,了解企業發展示狀、預期,并探討影響企業作出商業決議和籌劃的重要因素及其對大灣區未來的影響。
指數包含經營現狀指數、經營預期指數、信譽現狀指數、信譽預期指數4項細分內容。內需驅動經濟復蘇
“企業對未來預期普遍好轉,其中新訂單增加預期最為突出。”從首期報告看,2020年第二季度,粵港澳大灣區的“經營現狀指數”為37.0,表示疲軟,“預期指數”47.0(中性值為50)。
“企業以為第三季度經營狀態將顯著改善,且國內訂單預期比出口訂單更好。”香港貿發局研討總監關家明表現,第三季度新訂單預期大幅改善,從二季度的29.4上升至50.2,超過中性值,闡明國內外市場復蘇情形樂觀,在全體8個預期子指數中,「新訂單」子指數相比「現狀」的上升幅度最大。另一方面,「新出口訂單」的增幅比(內地)凈訂單較低為46.8,表明在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回升方面,內需施展的作用可能要大于外需。這與中國采用積極有為的貨幣及財政政策、推進經濟運動連續正常化親密相干,中國在全球第一個解脫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經濟復蘇勢頭良好,比其他國度步伐更快,加強了企業信念。廣州深圳有望引領經濟反彈
依據調查顯示,深圳在第2季度展示出最強的恢復才能,預計第3季度會重新實現經濟擴張(預期指數:51.2),廣州也會恢復增加(預期:51.4)。這些城市的表示振奮人心,也許是因為它們為擁有更強可連續發展才能和更多現金流的大型公司提供了基本,也因為它們的金融服務和科技公司比例更高。
報告中顯示,在籌劃向大灣區其他城市拓展業務的公司中,深圳、香港、珠海是企業的3大首選目標地,其原因為:
1.愿望拓展市場籠罩規模;
2.深圳和香港是成熟的核心城市,擁有花費才能高、特定行業能享受優惠與激勵辦法;
3.珠海連通香港與澳門,交通便利。除此之外,21.9%的受訪者稱這些城市為生產基地,20.7%稱之為採購基地,21.7%為研發中心,22.1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