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2-24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RCEP會談歷經7年“長跑”,終于在11月4日取得重大突破!一個涵蓋30多億人口、占全世界三分之一GDP總量,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或將在不久后誕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光11月4日上午在泰國曼谷出席第22次東盟與中日韓(10+3)引導人會議時指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RCEP)15個成員國已停止全體文本會談以及本質上所有市場準入會談。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討院原院長、CCG(全球化智庫)高等研討員霍建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現,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連續加大和貿易掩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RCEP會談取得重大突破傳遞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資訊,為企業開拓了更加寬廣的合作空間,自貿區內成員之間貨物貿易的流動性會更強,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商務部研討院國際市場研討所副所長白明則向記者表現,RCEP會談完成,意味著占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國度和地域有望實現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為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并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加入,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樹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議。但RCEP會談并非一帆風順,開端于2012年的RCEP會談在“七年長跑”過程中戰勝了重重艱苦。成員國間經濟發展程度差距較大,對自由貿易規范的懂得和熟習水平,以及執行才能存在較大差異,造成了對會談中各范疇的不同訴求和考量。李克強指出,通過共同盡力,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RCEP)15個成員國已停止全體文本會談以及本質上所有市場準入會談。這是世界上人口數目最多、成員構造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取得的重大突破,必將有力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維護自由貿易,提振市場信念。霍建國向記者表現,RCEP會談是在之前“10+3”合作基本之上,進一步將規模擴展到“10+5”。此前,中國已經與東盟十國組建了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已經籠罩了雙方90%以上的稅目產品。
“RCEP會談無疑會在降低關稅壁壘上邁出更大步伐,未來不排除95%甚至更多稅目產品被納入零關稅規模。市場空間也會更大。成員國從13個拓展至15個,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是一次重大政策利好。”霍建國說。
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度之間貿易活躍水平逐步進步,中國已經持續10年成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
依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和東盟雙向累計投資額達2057.1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15年間增加22倍,東盟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點地域,為增進區域內各國經濟增加、帶動就業施展了積極作用。
中國駐東盟大使黃溪連曾表現,2018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達5878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4.1%;今年上半年,東盟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額達2918.5億美元,全年有望到達6000億美元。
11月4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曼谷東亞合作引導人系列會議后向中外媒體吹風。樂玉成表現,本次東亞合作引導人系列會議最突出的高頻詞就是升值和升級。各方一致以為,東亞合作內涵不斷充實、價值不斷港勤、程度不斷升級。“最主要的是,就在昨天,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RCEP)15個成員國停止全體文本會談及本質上所有市場準入會談,明年正式簽訂協定。這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員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呼之欲出。東亞國度正朝著構建東亞共同體的目的不斷邁進。”樂玉成說。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11月4日的記者會上也指出,總的看,各方已原則上許諾將于明年簽訂協議,這是令人鼓舞的。在當前單邊主義和掩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各方上述決議對外發出了東亞國度支撐多邊主義、支撐自由貿易的積極信號。我們要勉勵有關各方繼續以建設性的態度參與會談,相向而行,爭奪盡快取得本質性的最終結果。霍建國表現,RCEP從停止文本會談到簽訂會有一個進程,他以為重要是在等印度的態度。“RCEP是一個自貿協議,既不存在排他性,也沒有規定哪一個國度必需要參加。所以,如果印度態度堅決,不排除達成15個國度的版本。”據環球時報,11月5日清晨,依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以及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的確認,印度總理莫迪已經發布,該協議目前的會談內容不利于印度的國度好處,因此印度不會參加這一協議。白明也表現,印度的開放水平相對較低,整體關稅程度偏高。印度以為其

掃一掃
18926071152
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